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背景下,高层次外籍人才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内涵之一,其引进工作发挥着特定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总结中外合作办学一体化外籍人才引进的目标、层次、结构、统筹规划等方面的实践,提出对高校构建外籍人才引进的系统化工作格局和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文章通过解读近年来MIT国际化发展相关战略报告,分析了MIT全面服务国家核心利益,自上而上+自下而上组织结构,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学生为本、教师主导,信息化、网络化,主动型有边界的国际化办学战略特征。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需紧跟国家战略,把国际化工作当做学校系统工程,协同校内其他工作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抓住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新机遇,并需警惕我国大学国际化成为西方新殖民主义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促使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外交必须在与大国消弭分歧,与邻国实现安邻、睦邻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外事工作,即高校的国际化工作必须首先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其无疑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软实力"战略中的"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高铁"走出去"为先导,中国制造业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与高速铁路相关的行业研究型大学之一,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服务产业"走出去"和我国教育外事战略,为促进和丰富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外事工作中的人文交流以及中国外交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郑淳 《教育探索》2020,(4):32-38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将是各国抢占关键发展资源、主导全球治理话语权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保证此类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则更为重要。基于CIPO模型,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应从资源投入、目标确定、产出监控、结果提升、影响塑造等五大层面入手,积极探索构建基于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国际化培养可持续发展体系,发挥好国际化工作的关键驱动力效应,为"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发展议题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供给。  相似文献   
6.
倪雯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52-353
中国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具有"特殊对待"的特点,美国高校则强调"统一对待";两种模式成因不同、各有利弊。积极顺应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试从树立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全过程"理念,有机结合"特殊对待"与"统一管理"两种模式,从制度体系、文化体系、管理队伍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留学生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今大学生英语写作激情低下、写作水平不高的现状,本文将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融入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并通过理论实践研究和个案分析,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9.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选择符合我国国家利益、适合现阶段国情的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将有助于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从我国国家战略、工程教育国内外环境以及工程教育国际化目标等方面考虑,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路径是:结合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合理定位工程教育国际化目标;利用工程建设中国经验,依托我国研究型大学打造工程教育国际化高地;借鉴国外先进工程教育经验,积极创新全面改善工程教育国际化环境;配合我国产业“走出去”战略,制定工程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业院校中具有传统产业背景和鲜明行业特色的工科是最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高层次留学生的培养对于推动行业院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行业院校通过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国际化、学者国际化、学科国际化和学院国际化,进而实现大学的国际化,这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教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行业院校培养高层次留学生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本科教育为起点,以优势学科为重心,以国际间经贸合作为平台,以服务国家重大外交需求为导向进行战略部署和顶层规划。同时,行业院校应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高层次留学生的培养,结合学科规划,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和研究型大学的创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