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褚建勋  汤书昆 《科学学研究》2006,24(Z1):225-228
本文在Nonaka等提出的SEC I模型基础上,借鉴顿悟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以量子能级跃迁作为知识创造螺旋上升的理论隐喻,构建了基于顿悟心理的量子知识创造模型(Q-SEC I模型),进而通过对知识创造力和知识集成力这两种动力的分析探讨了Q-SEC I模型知识创造螺旋跃迁机制,并运用于企业组织学习的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3.
顶级科技期刊封面可视化及典型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视化是将对象内容转化为视觉表征符号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内容的被理解、传播和再创造.本文探讨顶级科技期刊封面在实践中对可视化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以典型封面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视角下科技期刊封面创作的内容建构要求、手段、思路与被选择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对封面设计的重视度和创造力,提升可视化在科学传播中的影响和效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广播节目在传播方式、传递手段、表现形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分析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群体博客的发展催生了一类新型的网络科普组织——群博网络科普组织。本文对群博网络科普组织的构成条件和相关特点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组织传播理论,从组织内传播、组织间传播、组织外传播三个角度,以科学松鼠会、煎蛋网、蹲点网等组织为例,分析了群博网络科普组织的传播机制,提出了网络科普组织优化措施及我国网络科普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媒介而形成的社会媒介公共组织本质上强调参与者话语传播的开放、分享与互动,也是一个自组织的网络传播系统。本文主张用布迪厄开创的场域视角来诠释社会媒介自组织传播实践,并为此提出了社会媒介场域的概念,分析了社会媒介场域独立存在的依据,并以新浪微博为例阐明了社会媒介场域理论建构中的相关概念,包括社会媒介场域中自组织传播行动者主体、自组织传播的幻象、自组织传播的位置关系、自组织传播的竞争工具——资本、白组织传播的逻辑——惯〉--j等。  相似文献   
7.
周荣庭  曹晔华 《今传媒》2011,(11):13-15
Web2.0的出现的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对于组织结构而言,互联网不仅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组织结构的传播模式,网络传播已经能够成为一种共识和潮流,对于以公众认知度为基础的公益组织更是如此。本文以NGO2.0地图为例,引入STSF模型探讨如何使政府、企业和基金会更好的了解中国公益组织,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物力、人力及财力资源,建立双方信任与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夏梅芳 《新闻世界》2011,(5):125-126
动漫产业作为绿色文化产业,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参考文化营销的相关研究内容,结合国外动漫营销经验,立足本省深入调研,通过分析提出适合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的产品营销策略。本文认为,区域动漫产品的营销模式不仅需要探索并进行实践,还应开展区域相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相似文献   
9.
蒯明锋 《新闻世界》2011,(6):225-22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出版业的体制改革一直都在摸索中进行着。本文将遵循时间顺序,对近几十年来的出版业改革作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它的存在严重伤害着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和心理健康,而不少网络媒体在报道家庭暴力事件时散布性别歧视观点、消费暴力行为,置社会责任于不顾,本文旨在探究如何从伦理关怀角度使网络媒体的报道更具有人情味、正义感,在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中发挥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