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教育   12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2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白冰 《冰雪运动》2015,(6):19-24
运用表面肌电和摄影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对我国不同运动等级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平衡训练及肌肉的肌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平衡训练中对身体姿态的有效调整与控制,有赖于竖脊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贡献率和协调有序的工作。虽然不同等级运动员在平衡动作控制模式和肌肉工作顺序上有所差异,但主要工作肌群趋于相同。健将级运动员之所以能对身体姿态实现高效调整与控制,不仅在于工作肌群的贡献度较高、能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肌肉控制中,还在于双侧肌肉群的协调发力。而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由于还缺乏更好地控制肌肉的能力,致使在运动中出现了肌肉有效电活动过高或不足的状况,不仅平衡感和稳定性差、对身体平衡姿态控制不足,而且也缺乏对失衡动作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Tackling in Rugby Union is an open skill which can involve high-speed collisions and is the match event associated with the greatest proportion of injuries.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se the biomechanics of rugby tackling under three conditions: from a stationary position, with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shoulder, and moving forward, with dominant shoulder. A specially devised contact simulator, a 50-kg punch bag instrumented with pressure sensors, was translated towards the tackler (n = 15)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aterality and tackling approach on the external loads absorbed by the tackler, on head and trunk motion, and on trunk muscle activities. Peak impact force was substantially higher in the stationary dominant (2.84 ± 0.74 kN) than in the stationary non-dominant condition (2.44 ± 0.64 kN), but lower than in the moving condition (3.40 ± 0.86 kN). Muscle activation started on average 300 ms before impact, with higher activation for impact-side trapezius and non-impact-side erector spinae and gluteus maximus muscles. Players’ technique for non-dominant-side tackles was less compliant with current coaching recommendations in terms of cervical motion (more neck flexion and lateral bending in the stationary non-dominant condition) and players could benefit from specific coaching focus on non-dominant-side tackles.  相似文献   
3.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分析应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健康无专业运动男、女大学生各10名,进行3个膝关节角度(90°、60°和30°)×3个运动负荷(40%MVC、60%MVC和80% MVC)共9次静力性等长疲劳实验,同步记录sEMG信号并进行线性和非线性信号处理.结果:sEMG信号分析指标表现出单调性变化,且采样序列线性拟合具有显著性.膝关节角度、运动负荷和性别对各指标的变化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应用非线性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鞋底类型和步行速度对行走相关肌群平均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据跟掌高度比例关系确定的鞋底类型和步行速度对行走相关肌群表面肌电平均振幅(AEMG)的影响,为研究行走神经肌肉运动控制规律和研制具有保健作用的各类运动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穿着具有不同类型鞋底的运动鞋(负跟鞋、平跟鞋、中跟鞋和船型鞋),分别以0.82 m/s和1.64 m/s速度匀速行走.检测行走相关肌群(身体右侧的胫骨前肌、内侧腓肠肌、比目鱼肌、多裂肌、竖脊肌、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振幅.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步行速度对各被检肌群AEMG都有显著影响,鞋底类型时竖脊肌(F=5.52,P=0.002)和比目鱼肌(F=4.26,P=0.008)有显著影响,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多重比较发现,穿着船型鞋和负跟鞋快速行走时竖脊肌AEMG显著高于平跟鞋和中跟鞋,穿着船型鞋时比目鱼肌AEMG显著高于其他三种鞋;慢速步行条件下鞋底类型对被检肌群无显著影响.结论:鞋底类型可以改变人体在快速行走时部分行走相关肌肉的平均肌电水平,其原因可能与鞋底类型改变所引起的行走姿势和神经肌肉运动控制模式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电刺激的方法研究未经训练成年男性的急性运动性疲劳机制。结果表明:在疲劳性伸膝运动后,最大随意收缩力下降17±15%(p<0.001),中枢激活水平从88±7%下降到84±6%(p=0.001),M波波幅基本不变,但电刺激诱发的最大颤搐张力和最大张力上升速度明显降低,半舒张时间延长,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下降19%(p<0.001)。疲劳过程中平均肌电图-力矩比值升高。结论:在未经训练成年男性间歇性大负荷运动导致疲劳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本身均参与了运动性疲劳的形成,肌肉的兴奋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收缩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肌肉的强烈收缩将导致疲劳,肌肉在疲劳状态下工作能力下降,并容易导致损伤,因而能否有效评价疲劳对监控运动负荷以及避免肌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肌电指标是传统的评定肌肉疲劳的方法,在训练状态下不易获得,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的可以遥测组织氧含量的方法,由于氧含量下降可能与肌肉疲劳的发生相关,因而监测肌氧含量的下降程度可能是评定肌肉疲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诱发胫骨前肌疲劳过程中诱发肌电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肌肉疲劳时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采用随意性最大的肌肉收缩(V组)和电刺激诱发肌肉收缩(E组)的两种运动形式,对足关节背屈运动过程中的胫骨前肌疲劳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和诱发肌电图(eEMG)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V组和E组的sEMG的积分值和平均频率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而且E组的变化较为明显;(2)E组Mmax在肌力下降之前,就出现了明显低下的现象;(3)V组和E组的H/Mmax在肌肉疲劳发生后均出现了低下现象。结论:肌纤维活动电位的异常、神经肌肉接头部传导不全、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低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肌肉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肌肉收缩方式不同而上述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静力拉伸作为提高运动员柔韧性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柔韧素质,但有研究指出大强度、长时间静力拉伸会影响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对静力拉伸与无静力拉伸的情况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以30名近期腿部无大损伤的山东大学男性跆拳道专选学生为被试对象,对其分别施加蹬车和蹬车,拉伸两套不同方案的训练,然后对最大肌力、力量-时间曲线的主要指标,以及参与工作部位的肌电图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拉伸对运动员以上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适量的拉伸练习不会显著地影响上述指标,从而提出适宜拉伸训练的负荷强度、时机,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离子浓度和温度变化对骨骼肌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和温度是影响表面肌电变化的三大重要外周因素,但是影响的程度还不清楚,通过分别测试记录蟾蜍腓肠肌不同氢离子、钾离子浓度和温度干预下的表面肌电的变化,初步确定这三个外周因素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阐明表面肌电变化的外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H 浓度显著增加可以使MF下降,IEMG值增加,K 浓度增加或减少都可以显著地影响表面肌电的变化,是影响表面肌电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温侣度变化对表面肌电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验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学在体育科学研究上应用较晚,主要用于对肌肉力量和肌肉疲劳的诊断上,并逐步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为运动技术服务的实践研究。对表面肌电的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在体育中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