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语言化中存在的一个具体语言现象,其语用功能主要表现在:“礼貌”功能,“回避”功能,“掩饰”功能和“伪装”功能。了解这四种功能,将对英语委婉语的正确使用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学顾炎武十分重视金石字的考释。顾氏的金石字考,在勘正金石碑刻误字的同时,对石刻碑中的俗字、武后制字、避讳字也能一一指明。此外,对于碑刻中的一些语词,顾氏也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3.
禁忌语并不意味着禁而不用,禁忌语有着它独特的作用与吸引力。本文运用海姆斯的言语活动理论分析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禁忌语,阐述了交际情景因素如何制约人们对禁忌语的使用或规避。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一种确保语言顺利进行的最常见语言表达法。作为英语学习者和教育者应就其产生、发展、构成及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研究,以期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委婉语的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出现震惊文坛,人们惊呼它为"中国的<百年孤独>".无可置疑,陈忠实的<白鹿原>深受<百年孤独>的影响,如<白鹿原>与<百年孤独>在题材、创作手法的相似,此外,在意象、情节、人物设置等方面也存在相似性.但由于两位作家所立足的文化背景和所持的文化态度不同,并且两部作品在表现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使得两部作品各具魅力.文章从意象的角度切入,分析和比较两部作品的文化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百年孤独>的主色调是黄色,<白鹿原>的主色调是白色;圈圈和鏊子表达了两位作家的历史观和深层次意思上的对民族心理缺陷的批判意识;蝴蝶和蛾子分别批判了家长制和宗法文化;猪尾儿和砖塔这两个性禁忌的象征则分别批判了性泛滥和性压抑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
认真分析宋懋澄《九籥集》中的《刘东山》,对正确评定宋懋澄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重新认识晚明文言小说的价值都很重要。小说提出的训诫意味,强调侠在凶险的江湖之上时时面临的生存危机,武技高超者更应学会韬晦自保,切莫恃力炫技及其"输技退隐"的价值趋向,不仅对武林"赌技服人"较技规则的形成影响甚大,亦对侠与江湖的关系提出了严肃思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连锁企业的实际物流配送网络描述为由配送中心和门店两类节点构成的完全无向图,建立0—1整数规划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该模型属于一类改进的多车型车辆路径优化模型,是NP难问题,模型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车辆启动费用的不同和所配送商品的多样性、车辆数限制等特性,与实际相吻合,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求解上述模型,设计禁忌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实例计算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汉族民众的心目中,"乌鸦"这一普通的飞禽早已成为不祥的征兆。然而,在远古先民的心目中,乌鸦并非恶禽,而为神鸟。其文化象征意义经历了复杂的流变。主要根据文献资料记载,考证宋代是"乌啼兆凶"这一观念的合流期;并从宋代的经济政治、地理环境和主流文化等方面综述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形成"乌啼兆凶"这一民俗禁忌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9.
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四川人也不例外地拥有自己成系统的言语禁忌.这一言语习惯自汉代以来就已存在,发展至近代现代已非常丰富.地域、职业等因素导致了言语禁忌词之间有较大差别,然而在禁忌的种类、表达功能方面却又总是趋于一致.四川人的禁忌语体现了较多的风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等)等方面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0.
Learning a language, in fact, is inseparable from learning its culture and taboo is part of it. Justified by a number of ex?amples, a study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English and Ch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