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孟莉 《现代语文》2006,(7):108-109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化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采、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如此辉煌的化成就能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言。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学术界对“李约瑟难题”讨论的热点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理解“李约瑟难题” ,不同学者所持的观点也不尽一致 ;二是“李约瑟难题”的求解研究 ,主要包括内史研究、外史研究和综合求解研究。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深化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 ,有助于反思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3.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对中国近、现代科技成果甚少很感迷惑。其实,要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在于中国的教育理念——多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但中国却没有率先制定出促进科技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制度的缺失是近代中国未能发生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而造成近代经济衰落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从产权理论的视角分析这一问题 ,有助于我国建立科技、经济、法律协调发展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已故英国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所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与概括,并提出了一些极有启发性的独创见解,对世界了解中国,消除误解与偏见作了极好的宣传。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不存在“拔高”或“说好话”的倾向。他的《中国科学与明》被译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无不妥。否定“李约瑟难题”缺乏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我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62年入学的学生,是华罗庚先生到上海格致中学选拔动员考科大的。1968年分到成昆铁路当了5年铁路工人,然后由恩师严济慈先生推荐调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作了5年实习研究员。1981年起师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高津教授,1984年以来,在经济混沌,经济复杂性,和经济物理的研究上,从事前沿和开拓性的研究。1987年以非线性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瞩目的辉煌。但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却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当中,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却骤降至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笔者造访了位于英国剑桥的李约瑟研究所(NeedhamReSearchInstitute)。从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出发,沿英格兰东北部平原行进,好似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历史、文化与内心憧憬之间,不到一个小时光景就抵达古朴美丽、隽永宁静的剑桥。岁月长河中,串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令这所纵横古今近8个世纪的大学熠熠生辉:牛顿、培根、达尔文、霍金都曾在此留下足迹,他们不仅成就了自己的声名,也筑起了剑桥在科技、文化、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精神高地。  相似文献   
9.
分析有关"李约瑟难题"真伪的争论,即可发现其所具有的典型意义。这些争论所体现的二元对立的倾向,流行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甄别这些争论所赖以存在的文化学依据,有助于解除文化比较中对立双方对对方视野的遮蔽,增强双方的理论自觉,进而超越当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语境,形成文化比较的恰当态度。  相似文献   
10.
他是剑桥博士,但自称是中国道家;他研究生物化学,但笃信中药;他是西方人,但热爱东方--最后,这种热爱使他不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