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一个词具有两种以上意义的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一般有两三种解释,文言文中的多义词义项可多至五六个甚至十几个。古人在书面语言上以单音词为主来表达复杂多样的概念。这就必然会出现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的多种意义,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其中最早的意义叫做本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义项叫做引申义。本义可以引申出多个义项,这多个义项,也就是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2.
漫谈通假字     
丛利红 《考试周刊》2011,(69):23-23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通假字是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就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是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文言文里还有两种文字现象:假借字和古今字。  相似文献   
3.
丛利红 《考试周刊》2012,(3):150-150
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内容概念化、理想化,缺少鲜活的案例,教材体系结构比较死板,不能及时反映和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考查、接触有关行业和生产经营实际方面,很少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本文探讨如何改革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