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4江苏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镇江电台选送的直播节目《一对盲人夫妇的故事》获得一等奖,这是对我们的鼓励。要说体会,归结为一点,就是要有精品意识。一、节目要当文章来做《一对盲人夫妇的故事》(下文简称《盲》)我们就是把它当做一篇文章来创作、来构思的。先期采访后,面对大量的素材、庞杂的内容,如何在短短的50分钟内全面而又不是面面俱到地把它展示出来,这就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回顾CBR的发展历程,并介绍CBR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应用领域、及其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等。然后对ART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模型技术进行介绍,根据以上的原理,探讨ART和CBR之间在案例检索中的可结合性。  相似文献   
3.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不胜枚举,其中不乏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尤其在当代中国硬实力与软实力不相匹配,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还存在错误解读的背景下,正确高效的新闻报道方式对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人民日报》中"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从故事化叙事的全新视角进行剖析,归纳其内在的报道规律,发现相较于以往"高大全"式的报道方式,《人民日报》在其故事化叙事中有诸多可取之处,也有尚可改进的空间。笔者为此提出建议性策略,以期为今后的战略性报道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本文介绍了国内学界关于智慧档案馆的界定,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对智慧档案馆的理解,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对档案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全面感知型智慧档案馆的档案实体管理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档案利用者的不同需求动机出发,分析了不同动机下的需求差异和心理特点,并针对档案利用者的心理,提出了重视档案的收集和征集,丰富馆藏;加强检索工具体系建设;加大档案信息三次加工力度;建立独立的计算机工作站并与国院互联网络相联;提高档案馆人员的专业素质,开通网络咨询平台;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宣传六项满足档案利用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为高校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严悦 《江苏教育》2023,(38):47-48
<正>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国家层面强化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珍爱生命”列入其中。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既是解决其成长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命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政府网站分类体系用户的满意度比较低、无法满足用户网站获取信息需求的现状,以南京市政府网站旅游概念主题分类目录为例,研究基于路径搜索法定量测量用户对网站分类目录的心智模型以及与网站表现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同时分析性别、职业、经验和教育背景对用户心智模型的影响程度,得出公务员组与网站模型存在中度相似的结论,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去新疆游历是件很美妙的事,这一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可以肯定,写一篇关于这一地区的文章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难的,在中国,关于新疆的文章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其他方面,都完全有别于外国的传言。你可以在互联网上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找到大量关于新疆的文章。适逢新疆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典,2005年6月,我们踏上了去新疆采访游历之旅,这一活动一直持续到当年十月份在我们的访问团出发之前,团长和我们进行了座淡,在会上对我们叮嘱再三,让我觉得好像要从北京前往另外一个世界似的。但在会上我也了解到,中国人有时会把新疆想成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所以有时关于中国这一地区的文章常常含混难解,同时, 许多中国关于新疆的文章都提及当地的人们能歌善舞,都仅仅对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这两方面进行描  相似文献   
9.
严悦 《现代语文》2014,(4):24-25
翻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全书的精髓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使命便是达到“不需要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