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Fe3+催化H2O2分解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别对浓度、溶液pH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的课堂演示实验,可选取6%的H2O2溶液,稀释5倍的饱和FeCl3溶液为催化剂,pH约为5,此时H2O2分解现象最为明显,利于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2.
盲点是指眼睛视网膜中部的一个中央区,该区域由于有眼动静脉和眼神经通过,因此在该区域没有视觉细胞,医学上称为视觉盲点。如果有物体正好处于眼睛的盲点位置。就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思维盲点是指人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由于受问题本身或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一种“思维困境”,  相似文献   
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课堂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课堂不可避免地会有意外生成,偏离原先预设的轨道,生成性课堂的有效构建要体现在教案外的教师的智慧,才会让课堂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4.
于容峻 《教学月刊》2013,(11):27-29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意义绝对不仅仅是定义本身词语所体现出来的表观含义。化学概念形成于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是学科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的集合体。传统的化学概念的教学往往还局限在“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读读定义、圈圈重要字词,停留在让学生对概念进行机械地照搬。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