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8—9期合刊上发表了季文先生《愚公之妻也是“移山”计划的反对者》一文(下称《反对》),文章开宗明义:……如果说愚公之妻也是愚公计划的反对者,则大多数人都不能同意此观点。然而笔者经过对课文的仔细爬梳、对愚公之妻话语的反复揣摩后得出结论:愚公之妻确实是“移山计划”的瓦对者。此论新则新矣,然而经不起推敲。季先生得出如上结论的理由有三,下面试逐一讨论。  相似文献   
2.
3.
鲁迅儿时曾受教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书屋为何以“三味”名之?我们曾见到三种说法,兹略述简评于下。第一种是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介绍的。“三味”指读书有味,书屋后园的腊梅有味和桂花有味。其说将读书之“味”与梅、桂之香味搅合在一处,失之于牵强,故不大为  相似文献   
4.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这则宝贵资料告诉我们,范仲淹在庆历初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时,曾写过好几首反映“边镇之劳苦”的《渔家傲》。可惜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下面以“秋思”为题的一首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相似文献   
5.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弊端丛生,一般无非归结于科场不正之风和政治的腐败,实不足怪。令人称奇的是,在科举历史上,有些人登进士第或中状元主要靠的是名字讨巧;反之,有些人落第或降等主要是因为最高统治者讨厌或忌讳他们的名字。这里摭拾几则这方面的“旧闻”,以资  相似文献   
6.
《岳阳楼记》(初中语文第五册)“居庙堂之高”一句课本注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就指朝廷。”各家注本的注释亦同;《辞源》、《辞海》“庙堂”条除本义外,也只收“朝廷”一义。按一般逻辑和语言规则,“庙堂”指朝廷,“居庙堂之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2002年第10期发表了孔令昌先生《“庖丁”解》一文,对高中课本将《庄子·养生主》中“庖丁”的“丁”注为人名提出了异议。对于同一词语或名物的训诂见仁见智完全可以,有时候“二说并存”亦属正常。但孔先生断言“把‘丁’释为‘他的名’就不正确了”未免绝对化了。诚然,《中华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海》均收有“丁”作“从事某种专门性劳动的人”这一义项,且均引“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句为书证,孔先生以这三种权威辞书为据,也是写商榷文的正常思路。据我们所知,《新语文》1997年第12期洪丽娣《“庖…  相似文献   
8.
题目中的“和”是“和谐”,“喈”是“诙谐”。大家都知道,语言中的每个词语都有约定俗成的使用范围,若用得不是地方就会显得不协调,如同西装革履与瓜皮小帽集于一身那样给人以十分别扭的感觉。但文学语言有时却可以突破这种规约去追求表现的生动,“降用”便是通过大词小用、重词轻用造成的“不协调”来增添谐趣的一种修辞格。词语的降格,是作者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塑造人物、制造作品氛围的重要手段。总体上它是通过词语和语境的“错位”形成一种别有趣致的怪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动用法”,讲得较多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本文拟介绍另外两种特殊的用法:为(wèi)动用法和为(wéi)动用法。为(wèi)动用法动词所带宾语是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广义)、目的(目标)。如: ①父曰:“履我!”(张)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课本注云:“〔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按译句,“一代”即“一世”,“天骄”便是“称雄的人物”。如此理解“天骄”未免失于笼统。试问,像秦始皇、汉武帝这类称雄一世的人物能否称为“一代天骄”呢我们认为不能,因为“天骄”一词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新华词典》“天骄”条注道:“天之骄子”的略语,汉朝时称匈奴人为天之骄子,后因称少数民族为天骄。《现代汉语词典》则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