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唐朝的韩愈,在我国古代的文化史上,确乎是一个“转旧为新”的关键人物,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这个人物,从古到今,评价极为分歧。这个事实,不能不引起许多同志的注意。在这些评价中,欧阳修、苏轼简直要将他捧上天。欧阳修在其《记旧本韩文之后》中说: “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遵,天下所共传而有也。”(转引自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四四五页)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侯方域诗文集的整理过程中,对其著述及版本源流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因为这一问题至今尚未有人系统论述,且又发现其他一些书目文献记载多有含糊和不当之处,故有必要溯本正源,并进行一些考辨。  相似文献   
3.
四、侯方域诗论的流变观 侯方域的商丘雪苑社友贾开宗在其《四忆堂诗集序》中认为;“《尚书》以乐合诗,以教胃子,以和神人;孔氏断自商、周,定《三百篇》,疏宕者《风》、庄严者《雅》、奥质者《颂》,尽辞之变矣;非是则无辞也。……孔氏亡而诗亡。汉、魏、六朝,作者间出,然求其旨归于‘四诗’者,鲜矣!千馀载而唐始有杜甫;杜甫者,非唐三百年一人也,孔氏删诗后一人也。……杜甫亡而诗又亡。其后七百年,明有李梦阳、何景明登其堂,正始在焉。”  相似文献   
4.
《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左传》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史书;因此,它关于战争的描写,多侧重于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因素、大的战略部署及其战争中人的作用的描写;不像兵书那样,多侧重于战术、武器等具体作战技术的论述。这是《左传》描写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个特点,是为《左传》作为史书的性质及总结历史经验的编写目的所决定的。正是在这个方面,《左传》的作者,表现了他深刻的洞察力及其在题材的处理、故事的叙述、人物的描写等方面的艺术才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所描写的《秦晋淆之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5.
永建同志: 您好!代问邹校长好! 贵校学报,我是每期必看,特别是语言文学类的学术性专论,几乎是每篇皆读,衷心地为其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庆贺。  相似文献   
6.
论孔孟之道     
在我国古代,打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旗号的孔孟之道,同打着神农氏旗号的农家之言、打着黄帝旗号的黄老之术一样,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政治经济条件下产生形成的特定社会意识,具有特定的内容含义,起有特定的历史作用。我们对它,既不能随意解释,也不能只看其“所挂的招牌”。我们研究它,认识它,当然要分析它的思想体系,但同时也要探讨决定它产生存在的特定政治经济条件,和它反过来服务于特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特定历史作用。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认清它的特定本质,而不  相似文献   
7.
侯方域,宇朝宗,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卒于顺治十一年。在明朝末年,他是以雪苑文社为核心的商丘文人集团之领袖,又是江南复社四公子之一,曾因同阉党馀孽阮大铖等人的斗争而知名于天下,并以“诗与制艺名海内”。然而他早期的诗文,多是为了文人社友之间的酬答唱和以及应举考试而作,社会、艺术价值均不高,其影响主要在政治方面。作为文学家,他的诗歌、古文理论和诗歌、古文创作,都是在明亡而入清之后,才逐渐成熟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但在入清之后,他主要又是以古文名世,被誉为清初古文三大家之一。“当时论古文,率推侯朝宗第一,远近无异辞”,故其诗名为其文名所掩。其主要原因是,他公开宣扬反清复明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时人皆不便大为称许;加之他的《四亿堂诗集》后来又被清  相似文献   
8.
姚铉的《唐文粹》,是全唐五代文学的第一选本。他在其序言中论及唐代文学发展、繁荣的情况时指出:“有唐三百年,用文治天下。陈子昂起于庸蜀,始振风雅。繇是沈、宋嗣兴,李、杜杰出,六义、四始,一变至道。洎张燕公以辅相之才,专撰述之任,雄辞逸气,耸动群听,苏许公继以宏辞丕变习俗,而后肖、李以二雅之词本述作,常、杨以三盘之体演丝纶,郁郁之文,于是乎在。惟韩吏部超卓群流,独高遂古,以二帝、三王为根本,以六经、四教为宗师,凭陵轥轢,首唱古文;遏横流于昏垫,辟正道于夷坦。于是,柳子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