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试论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诸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孟庆芳 《现代语文》2007,(12):62-62
按照教学计划,该学《孔雀东南飞》了。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还乱哄哄的:一位同学正忘情地唱着《两只蝴蝶》。"既然大家这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歌的歌词好吗?""好——!"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我让刚才唱歌的那位同学把歌词写在了黑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我认为目前我们所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还有不足之处,有必要改革.主要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实验课如果脱离生活、生产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激发不起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建议无机化学实验课增加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5.
寓教于乐与课堂效果孟庆芳如何形成愉悦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培养其学习兴趣,训练其各种能力,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果?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动机有远景性、近景性两种。前者指学一门功...  相似文献   
6.
何祖华 《湖南教育》2003,(21):47-47
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只有坚持理论学习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用以分析解释周围的现象事件,学生才会学得有味,课堂才会真正“活”起来。一、积极开发课外教学资源政治课教学内容不仅在书本上,还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如果单从本本出发,课堂枯燥乏味,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注意吸收最新的数据和材料,以充实教材内容,努力做到贴近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了高校试卷档案的组成、特点的基础上,对试卷档案的价值从试卷档案自身的因素结合社会利用需求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它在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活动和行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公证基本原则是公证机关实施公证行为的基础和法律准绳,是公证机关处理一切公证事务的总依据,是实现公证任务的重要保障,它贯穿公证工作的始终。为了切实维护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了正确确认各项民事法律关系,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稳定经济秩序,公证机关在公证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某校组织学生春游后,老师布置了一道以"春天"为题的作文.数日后,全班同学交了作业,大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和风细雨、花红柳绿.唯有王聪的作文与众不同,认为"春天并不好":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冷热不均,忽冷忽热……作文点评课上,语文老师对全班学生说,有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的结果.古往今来,一些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  相似文献   
10.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命的相互沟通、人格的相互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德育尤其如此。具体地说,道德教育需要教育者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要用真诚的态度与爱心去和他们交流。在这样的前提下,改变以知识传授和空洞说教为主的陈旧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生活、走向社会,在生动鲜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升道德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力量,也至关重要。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桥梁情感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粘合剂和催化剂。生命个体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