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990年高考化学试卷第38题:有两瓶 pH=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一瓶是弱酸。现只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 试纸和蒸馏水,而没有其它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判别哪瓶是强酸: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强、弱酸在水中电离程度不同和弱酸的电离度随浓度变化改变的理解,以及运用指示剂去检测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亚硫酸盐溶液中,加入含 Ba2~(2+)离子的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即生成了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钡沉淀。如果在该体系中再加入盐酸,沉淀会消失;如果改为加硝酸,则沉淀就不会消失。学生对此现象误认为是亚硫酸钡沉淀“不溶解”于硝酸。为此,教师在解释这实验现象时,有必要向学生指出,亚硫酸钡沉淀在溶解于硝酸的同时,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丁硫酸根离子,正因为能溶于酸的亚硫酸钡转化成了不溶解于硝酸的硫酸钡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教师教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阻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好比一家公园里养着的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