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文学 《生活教育》2014,(15):11-12
6条“红线”是一个针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进行认定和处理的专门文件,但能否治理好“教育红包”,尚须观察。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起,中组部将委托国家统计局,每年在全国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主要内容是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具体的意见、建议。中组部已要求各级组织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民意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民意调查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翼翼”是“翼”的叠用。先民认为,羽翼是鸟的力量之源,赋予其生气和力量的内涵;鸟翼的对称分布使礼乐文化熏陶下的先民又赋予其整齐恭谨的内涵。“翼翼”内涵的丰富性体现出原始生命力崇拜和礼乐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汉代经学与文学的观照往往投向共同的对象,可作实证的考辨和类聚的阐述.汉赋继承《诗》之“窈窕”并《诗》、《骚》玉女、宓妃的审美观照,经学的解释则取伦理评价.《诗》、《骚》山水表现俱以个体情感的投射表现审美精神,汉代骚体如之,大赋以之为审美的对象而形成宏阔的铺陈;经学则承仁、智的观念进行比德的说教.经学对虹蜺的解释与道德相系,但《楚辞》却以楚人图腾的关联而视之为美好之象,并延及汉赋的描写.这说明汉代经学视域与文学空间的并存及其相互关联,说明汉代文学得于往代继承和具有审美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东汉黄香的《九宫赋》中有大量的帝王神游描写,所以《艺文类聚》将其视为游仙之作。自南宋章樵援引汉代郑玄的“太一下行九宫”的易纬学说来为《九宫赋》作注后,《九宫赋》便又被视作附会九宫谶纬之作。通过对《九宫赋》疑难文句的疏证、篇章结构的分析,创作主旨的探究、文本系年的考证,推断《九宫赋》作于东汉元和二年汉章帝于汶上告祀明堂之际,是一篇以明堂九宫为楔引、以遨游轻举为体例、以天子巡幸为主线的赞襄盛典、歌颂君德的颂圣之作。  相似文献   
6.
在早期先民那里 ,流传着黄河发源于昆仑山的传说。《山海经·海内西经》就说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 ,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 ,以行其北 ,西南又入渤海。”屈原的《九歌·河伯》说河伯 (黄河之神 )带着他的女伴 :“登昆仑兮四望 ,心飞扬兮浩荡。”钱澄之解释说 :“昆仑 ,河所出也 ,登之四望 ,而飞扬浩荡。”这里的昆仑山并非现在地理意义上的昆仑山 ,它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仙山。黄河实际发源地是巴颜喀拉山 ,此山从未被冠以昆仑山的名号。河出昆仑 ,乃是出于古人的臆想 ,这臆想之中 ,渗透着古人的文化观念。破解了河出昆仑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山的关注,并在文学作品中予以表现。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山的审美观照角度亦不相同。《诗经》时期,人们以山的高大为美,对于山的险峻持否定态度;战国、两汉文学普遍关注山的险峻,《楚辞》的态度承袭《诗经》,赋体文学则以之为美。上述文学作品对于山的不同审美取向,各有其深刻的文化发生背景。  相似文献   
8.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北京市在评选劳模活动中,采取了向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做法,令人称道。  相似文献   
9.
5月19日上午,广东省佛山市住建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国祥在佛山市政府网“对话民生”网络互动交流栏目中在线接受网友提问。然而.对网友最为关心的、也是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限价房违规销售一事,他并未作出回应,这让广大网友大失所望。(见2010年5月20日《广州日报》看来,回避网友问题的官员,还是不要参与网络互动的好。否则,就太掉份儿了。  相似文献   
10.
季札、子夏、师乙是先秦地位不同的文艺鉴赏家,把他们论乐文字放在一起考察,会发现:齐宋郑卫四音源于一个母体,它们都是东夷之音。这四地音乐在历史发展中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季札是一个受周代传统思想影响很深的鉴赏家,但他承认美的独立存在;子夏是儒家重要人物,认为美与善密不可分;师乙则是一个纯粹的艺术鉴赏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