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着重研究了几种分散剂 (PEG、PMAA、MN)对亚微米ZnO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 ,分散剂MN对ZnO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体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 .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B4C含量的Si3N4陶瓷的力学性能研究,探讨了B4C相变对Si3N4陶瓷的强度和韧度的影响,分析了各种增强与增韧的机制,并用能量平衡理论讨论了强度和韧度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利用应力诱导相变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Si3N4陶瓷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稳定机制对SiC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纳米级SiC颗粒为原料,分别采用单一静电稳定机制、加入PEG的空间位阻稳定机制和加入PMAA—NH4的电空间稳定机制,制备固相体积分数为1vol%的SiC水悬浮液,通过Zeta电位、沉降实验和粘度测定及粒度分析等手段,最终分别获得了碱性条件下高分散、高稳定的SiC水悬浮液。  相似文献   
4.
陶瓷材料胶态成型技术是制备高可靠性、近净尺寸、复杂形状陶瓷部件的有效途径.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五种新型胶态成型方法:快速凝固成型、胶态振动注模成型、温度诱导絮凝成型、直接凝固注模成型、凝胶注模成型的成型原理和主要工艺,探讨了今后陶瓷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电空间稳定机制” ,以聚甲基丙烯酸铵 (DarvanC)作为分散剂 ,以沉降高度作为衡量浆料稳定性的主要参数 ,研究了Al2 O3 粉末水悬浮液的流变特性及分散剂DarvanC加入量对Al2 O3 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在最佳pH值和分散剂加入量条件下 ,制备出了高固相含量 ( 5 8vol%)、稳定性和分散性好的Al2 O3 浆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微米级Al2O3陶瓷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α-Al2O3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液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7.
陶瓷材料胶态成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材料胶态成型技术是制备高可靠性、近净尺寸、复杂形状陶瓷部件的有效途径。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五种新型胶态成型方法:快速凝固成型、胶态振动注模成型、温度诱导絮凝成型、直接凝固注模成型、凝胶注模成型的成型原理和主要工艺,探讨了今后陶瓷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微米级A12O3陶瓷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α-A12O3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液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分散、高稳定混合水悬浮液方法制备Si3 N4/ [SiC +B4C]复合陶瓷 ,研究了亚微米B4C含量对Si3 N4/ [SiC+B4C]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以及断裂相变量与性能的关系 ,讨论了B4C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机制与微米粒子强韧化机制迭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几种分散剂对亚微米ZnO粉体在水中分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亚微米ZnO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ZnO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体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