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2508篇
科学研究   368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270篇
综合类   98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4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2篇
  19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木头  洪南丽 《当代体育》2003,(34):56-57
冠军,一定得拿冠军。 这是中国男篮在即将于哈尔滨开战的亚洲男篮锦标赛的惟一目标。FIBA(国际篮联)为篮球“第三世界”亚洲分配的雅典奥运会出线名额只有一个,为了能够拿到这惟一一张入场券,中国篮球协会更是多方工作,使亚锦赛连续第二次落户中国(上次为2001年在上海举办)。国家队更是在联赛刚结束就开始集训,并召回疲惫不堪的姚明合练,三请老帅蒋兴权出山,还配备了阿的江、张勇军等年轻人为副手,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中国队此  相似文献   
3.
精读课,作为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习方法和教材的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精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很多人陷入了极度的心理恐慌。据北京“120咨询热线”的工作人员介绍,非典期间,绝大多数向120热线咨询非典症状并怀疑自己感染非典的人,其实根本就没有患非典。他们疑神疑鬼的问题使由极度恐慌造成的。因此,除了注意个人卫生、环境消毒等因素外,提高心理素质,正确面对非典问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做到:1.了解“非典”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做到心中有数。对社会传言不轻信。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均衡,保证睡眠,克服不良生活习性,少喝酒不抽烟等。3.对恐惧、紧张、焦…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积极创造条件使得企业向市场化转变。本文分析了当前人事管理系统开发中遇到的一些普遍问题,阐述了某研究所建立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并详细解释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成功开发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7.
2001年4月,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外交部部长德里纳共同签署了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迄今两年多来,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共同商议和决定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的筹备运作始终紧锣密鼓。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开幕的“中国文化年”,将众多中国人,法国人及热爱中国文化的各国观众的目光聚焦于法兰西。事实上,在这一全球聚焦的幕后,早就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没有幕布的中法文化交流的大戏,小戏……。日前,本刊记者就“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采访了中法文化年混合委员会的中方总协调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吕军。  相似文献   
8.
9.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脍炙人口,意韵深刻,坊间屡有佳译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竟有30种之多。这些译文在遣词造句方面各有千秋,引发笔者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姑苏”究竟代表了怎样的一个意象?这一意象是否有如实传达给读者的必要? “姑苏,今苏州”,词典上的解释简单明了。但在国人的心目中,姑苏远非一个普通的地名那样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说,“姑苏”乃吴文化,甚至江南文化的代言人,小桥流水、吴侬软语只不过是其外在表现罢了。在《枫桥夜泊》的诸多译文中,译者要么将“姑苏”一词直接音译(Gusu,Suzhou或Soochow),要么采取浅化译法,将其译为“the city”或“the town”。如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枫桥夜泊Mooring by Maple Briage at Night 月落乌啼霜满天,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江枫渔火对愁眠。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aly lie. 姑苏城外寒山寺,Beyond the city wall,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