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求学者对其家庭对学校与专业的选择愿望日益增强,一般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到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休学、退学、转学等比例逐年上升。种种现象表明,高等教育已步入“选择性教育”阶段。笔者就当前普遍关注的高等教育产出、高校适应市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的基本产出是教育服务,高校适应市场的需要就是适应服务市场的需要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质量是"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质量都应是指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总是与人们对高等教育产出的认识密切相关的。由于高等教育产出主要存在产品观和服务观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以此为基础也就必然会存在产品质量观、服务质量观等不同的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系统,它应是教学双方的辩证的统一。对高等学校来说,它主要是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因此应侧重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而对求学者个人而言,其求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劳动力再生产和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过程,因此应侧重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整体上看,高等教育质量是“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一、“生源市场”提法不妥高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竞争 ,对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改革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许多高校通过不断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水平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源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已成为影响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有同志将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称之为“生源市场”。笔者认为这种概括值得商榷。首先 ,“生源市场”供求的客体含糊。市场供求的客体是指供求双方交换的标的物。生源市场上供求客体是什么 ?是求学者 ?还是高等教育服务产品 ?其次 ,“生源市场”供求的主体不明确。任何市场都应有供求的双…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校外实习直接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了学生自主联系、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开放式实习基地三种“准就业”实习模式,建立了一批“准就业”实习基地,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推动了学校“产教结合”,特别是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与勤工俭学相结合,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产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比较高等教育产出的产品观、服务观、系列产品观、双重产品观等观点,提出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几点基本认识,即教育服务与人才产品是高等教育产业的两个不同方面,而以教育服务为基本产品;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服务过程与服务效果两个不同侧面;高等教育服务供给具有满足个人家庭和社会需求的双重性,其社会需求主要是通过政府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6.
服务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对高等教育产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即产品质量观和服务质量观,文章从教育的产出,教育质量的含义,质量管理过程的划分以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方法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指出教育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服务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教学互动性很强,学生自身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需求等都会影响到教育服务质量的高低。大学生既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购买者和使用者,同时也是教育服务生产的资源供应者、合作生产者及最终受益者。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面临着挑战 教育质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界定很多,有学者对此进行了归纳,将其分为8大类,即不可知观、产品质量观、测量观或达成度观、替代观、实用观、绩效观、内适应或学术学校本位观、准备观.虽然这些界定各有侧重,但综合起来,却有一个共同点,即高等教育质量特指向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不是生产出这些产品的资源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章从高等教育的产出和高等教育需求的主体两个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指出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双重性”。从教育需求主体的角度考察,高等教育质量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从高等教育的产出角度考察,高等教育质量是“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辩证统一,或说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教育超市:高等教育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超市是以突出教育服务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为核心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相对于其他超市而言,教育超市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收费方式、产品形态、产权特征等方面有其鲜明的特征。高等教育超市包含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以网络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服务超市;另一种类型就是校园超市。两种不同的教育超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无论那种类型,它都是由资源、管理、环境和服务四大要素组成。教育超市符合高等教育服务理念的本质要求,是解决高等教育“质”与“量”矛盾冲突的一条现实途径。教育超市的建设要在政府指导下,整合现有资源,实施完全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按照市场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