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资格与学历并重--社会转型中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基本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探讨了由学历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从单纯注重学历向资格与学历并重方向转变。章指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专门技术人才的一种客观要求,也是人们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自我完善,不断提升的一种需要,针对这一客观现实,分析了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阐明只有将资格并重,才能适应学历社会转向学习化社会这一社会变迁的需要,也才是中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口腔医学文献的开发利用与资源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读图用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读图用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观察思考、形象记忆、归纳推理、概括总结和创新等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有效读图方法、策略和能力的指导和培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图用图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提高学生解决读图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有关菲律宾大学STFAP项目的最新信息,这些信息由1991年8月29日菲律宾大学董事会会议修正而来。比如,提高决定收入等级的收入截止点,增加交通和住房津贴,实施新的学费率。不过,本文所述内容,均受制约于适当的大学当局通过的修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教师的责任重大,尤其是班主任的责任重大,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方式,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民主,没有自由,没有安全的创造性,每个班级没有活跃的气氛,老师每天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学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知识,创造性得不到发展。这怎能培养出优秀的  相似文献   
6.
广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适应性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宏观调控不足,产学合作不紧密,高职院校质量意识不强等原因,目前广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分布状况很不协调.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为使高职专业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促进职业教育市场建立与完善,推进产学合作多元化发展,加强品牌专业建设,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品牌与资本输出的方式,与上海康桥半岛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以此为个案,阐述了知识型股份合作制模式集团化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职业要求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机电类专业是典型的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体现职业性、高等性、一线性和技术应用性等特征,采取模块式结构,突出核心技术,从应用的角度将相关联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训实践内容进行整合。实践证明,这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提高了教师产学结合的积极性与学生的获证率,学生的职业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教育市场“是由教育产业部门(学校)与教育消费者(学生)按产业化、商品化的经济关系建立起来的服务与使用的供求关系体系”,“是一个教育产品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它作为教育供求关系实现的必要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教育市场形成的因素、必要条件及其作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划分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国际比较,剖析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