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先秦秦汉文献出发,分析了先秦秦汉时期伐木以时的生产实践规律,讨论了总取林木和随时取林木的时间问题以及伐木以时在尊重林木生长规律和拥有可持续使用林木资源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人事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强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明确规定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心理咨询和发展辅导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技能。在此文件的指导下,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制定了辅导员心理咨询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引进高校来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成为了很多地方政府解决小城镇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高校疏解到小城镇能有力推动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校疏解的原因和特点、郊区小城镇城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城市学院疏解到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为例,深入分析了高校疏解对迁入地郊区小城镇城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无可解决的矛盾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北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们如何开展具有社会价值的课题研究,才能确保研究成果永远不被反对者恶意使用的同时,能够对积极的社会力量施以良好的目的,而且,这些研究又绝对不会伤害那些他们认为不应该伤害的人。也就是说,在某些方面,他们会接受布瑞安·温斯顿提出的一些观点(本书中(2)),这些观点得自于格里尔逊式纪录电影制作者的实践。可以这样认为,那些他们从事的工作应该,而且会非常好地有助于激发渴望已久的社会变革。尽管影像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形式可能远远复杂于那些学生头脑中典型的社会科学的形式,但是,他们的忧虑在性质上同那些影像伦理问题并没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面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当前,理论界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也有不少的专和论出现。尽管如此,学人对于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却缺少综合、全面、深刻的思考。本论以先秦秦汉献为基础,遵循从实践到思想观念和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态度的逻辑路径,结合思想史、科技史等,论述了关于先秦秦汉献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解决人类自身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借鉴。论包括前言和三章共四部分。  相似文献   
6.
教师如何管理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 (简称ADHD)不仅是导致儿童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也是破坏课堂纪律主要因素 ,由于教师以面向正常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为主要任务 ,对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理解和矫正并不擅长 ,经常采用说教和批评的常规方法 ,难以取得成效。教师应辨别注意力障碍 ,运用行为矫正技术来管理这类障碍学生  相似文献   
7.
阅读障碍儿童视觉长时记忆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on-line的实验方法,以再认作为记忆任务,比较了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在间隔10分钟和一天时对简单材料和复杂材料的视觉长时记忆能力。结果表明:(1)在间隔10分钟时,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视觉材料,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再认能力都不存在显著差异。(2)当间隔一天时,阅读障碍儿童对简单材料的长时记忆能力不落后,而在复杂的视觉材料上,阅读障碍儿童的长时记忆成绩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8.
《四时月令诏条》是一份在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抄写本诏书,颁布于西汉元始五年(公元五年)。本文分析了《四时月令诏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和思想,论述了《四时月令诏条》所体现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最后讨论了《四时月令诏条》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用性。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部分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工作开展情况调研表明,只有根据研究生心理危机发生的规律,从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建设、研究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及研究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建立等方面开展研究生心理危机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危机事件发生,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敦煌悬泉置壁书是指出土于汉代敦煌悬泉置遗址,以隶体墨书于泥墙上的古文书。悬泉置壁书的文本由题记、诏书、诏书的行下之辞以及多种形式符号等构成;壁书内容反映了西汉从中央到地方均存在的官文书的分抄制度以及官文书的下行路线和报告制度;透过该壁书,可以了解西汉官文书布告于特定地点的告示制度;该壁书中出现的习语,尤其是"昧死"一语,对研究西汉官文书用语制度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