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情感是人对客脱事物的一种态度,它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心理活动。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问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好恶态度也就不同。学生不愿作文,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对其喜爱的情感。对于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来说,如果教者能在作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就会激发起学生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学生作文的语言美起来呢?笔者经过近些年来作文教学的实践,总结了八个字:熏陶、巧借、仿写、创新。现抛砖引玉,以就教大家同仁。一、熏陶,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语言是门艺术,妙语则更让人如品琼浆,回昧无穷。怎样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呢?首要的是妙语佳句的熏陶,语文课前,作文讲评之后,或全篇文章,或一段文字,或一句妙语,反复吟之,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久而久之,学生不听美文,犹如饥肠辘辘,饥渴难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     
角度之一:“活”与“死”的含义理解。诗人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活”与“死”进行鲜明的对比,先摆出了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画出徒有躯壳者,只是行尸走肉的可卑、可鄙的丑行: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是对虽死犹生者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热情歌颂、接着摆出了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这里诗人无情鞭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和骄横。正因为如此,人民对这两种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两种人的人生价值也大相径庭。教学方法与过程:本角度采用赏析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破题:“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接着提问,这些人怎么样?指名一学生朗诵诗的第一节。然后教师再次发问:为什么诗人说“活”着的“死”了,“死”了的还“活”着?针对“死”、“活”二字。引导学生赏析。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建设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文明自律、快乐自主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近年来,潜江市园林高中在努力建设环境优雅、大气美观的校园的同时,积极打造校园精品文化,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屡创佳绩.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