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平和、真诚地面对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智的启迪、情的体验、美的熏陶。低年级的语文课只有打动学生的童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在2012年儿童节来临之际,班里有几个孩子,他们渴望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能陪伴他们度过"六一",上课无精打采,学习劲头不大。恰好学校也要求各班排练"六一"节目,于是,我在班里排练了情景剧《最美的礼物》,让他们把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及他们表演的节目都录下来,然后发到班级群里。告诉孩子,他们的爸爸妈  相似文献   
3.
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热烈的课堂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语文新课标的亮点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情境教学的意义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有效的师生互动,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笔者作了如下探索:一、定准师生互动的"起点"l.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如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理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适应小学生思维较简单、理解能力有限等特点,开设课程的目的是教授小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算理算法、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爱好和建立起小学生最为基本的数学思维。现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最为基础的两位数加法的问题为例,深入地研究两位数加法的基本法则和规律,从而以此类推到其余的数学计算法则。一、借助教学模型,理解法则原理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概念的习得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途径。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的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必须重视学习者认知形态的分析与研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概念学习中以概念形成的构建方式居多,但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采用概念同化方式构建数学概念的教学内容逐渐增加,如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等。所谓概念同化,就是采用定义的方式,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口算是计算的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低年级的事情,应贯穿于小学(甚至中学)学教学全过程,并且还要和估算、笔算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小学阶段,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实际计算能力发展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9.
巧算得胜     
森林学校“数学竞赛”中,在计算十位数为“1”的两位数乘法时,由于小猴子未列竖式便能直接写出答案:12×13=15612×14=16815×16=240,因而获得了速算奖。于是大家请他介绍一下计算方法。小猴子在黑板上列出一个竖式,然后说:“从12×13=156的竖式中可以看出答案的个位数是由两个数的个位相乘所得。答案的十位是由两个数的个位相加所得。答案的百位是由两个数的十位相乘所得。如果计算中有进位时,注意进位就行了。例如计算15×16,因为5×6=12×13361215630,所以答案的个位为‘0’,把3加到十位上。因为5+6=11,那么答案十位上记1+3=4。答案百位…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具有一定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所以在探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抓住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习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