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挪威远程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挪威远程教育的发展在全球享有良好的声誉,远程教育已成为挪威教育的主要手段.其举办机构以私立教育为主,组织机构发展完善.挪威非常重视以外力包括立法和质量认证等保障远程教育质量;同时远程教育内部的各种研究工作也有效地推动了其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贯穿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互联网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在传统条件下具有更大的优势,但也必须注意克服其负面因素,才能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3.
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问题研究是厘清和解答高等学校“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基本切入点。教育功能包括根本功能和延伸功能。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然而两并不是一一对应的。高等学校社会职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从逻辑、事实和价值的层面可分为可能状态的社会职能、实然状态的社会职能和应然状态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4.
东莞大学城是依托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高校集群,其建设与科技园区同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于2002年1月开始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5.
专业设置是远程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体现.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得知,中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开设了94个本科专业目录,占全国249个专业目录的38%,大部分试点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情况设置目录外专业;专业设置层次主要为专科和本科;专业设置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过于集中和学生难以理解专业培养目的等问题.最后,笔者提出了中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应根据学科增长逻辑,拓展完善专业目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加强行业内部规范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远程高等教育凝聚现代教育理念、创建现代教育结构、重视交互与对话,突显其现代个性。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远程高等教育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和资源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增强了现代性。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现代性的选择,应基于国情转变发展战略,由面向城市转为面向农村;由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由只重视学历教育转向重视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突出主体的权力,具有管控性、强制性和垄断性;治理需要互动运行,强调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具有多元性、民主性和协同性。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需要从理想信念、学风道德、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等四维一体去建构。理想信念是政治方向,是精神支柱;学风道德是专业规范,是成才基础;身心健康是内在动力,是成长保障;社会实践是实现途径,是素质拓展。四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8.
规模数量的增长不是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实质性增长。远程高等教育实质性增长,是相对远程高等教育学生规模数量增长而言,特指远程高等教育系统要素质与量合理变化提高的过程。从生存需要、自身逻辑发展需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诉求来看,实质性增长是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高校、政府和公司开展商业计划竞赛,能推动全民创业运动,适应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商业计划竞赛对创业教育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著名高等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 (John S Brubacher)选择冲突的视角,在其著作《高等教育哲学》(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以下省略书名)中,按照一种冲突或矛盾的假设去整理和看待各种高等教育现象,把高等教育活动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冲突关系,并以此出发来思考和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