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给屈原     
厉梅 《山东教育》2005,(35):55-55
声声招魂惊不醒千年沉梦岁岁端阳思绪若行云流水遗世独立横而不流清风里袭一身素辉冠切云天纫兰为佩一声太息日月垂泪白驹过隙逝者如斯湘水依旧鸾凤不复鸣望舒犹在青虬已远逝阴阳归位兰蕙重芳悲哉《离骚》千古绝唱汨罗江底啊定已是太平盛世否则那自由的鱼儿怎会吟唱你的赋辞给屈原$日照市岚山区高兴一中@厉梅  相似文献   
2.
班内特先生是《傲慢与偏见》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尖酸刻板、他的不苟言笑,使得班内特这个人物形象既立体又丰满。同时通过班内特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很好地反映了18世纪英国乡村生活的全景,嵌入了对自己家庭、婚姻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理性强调的是历史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即历史总是朝着一个为人类的理性所认可的合理的目标发展,因而现有的一切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之内得到合理性的解释。然而历史理性内部的"真"与"善"两个维度在某种情况下会形成错位,"真"因被体验为创伤性的重负而变为"非善"。这一情形类似于将"恶"提升到伦理原则高度的"恶魔之恶",二者是难以再现的,但是在文学创造者那里却可以得到艺术的凸显。其结果是"真"与"非善"这两种不相容的因素在相互冲击、抗衡的过程中,经过离心和向心的往返阐释而形成了文本的张力,体现出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自由之美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最近偶然读到一个词——沉浸感,它的意思是,整个身心完全投入到一件事情或一种情境时的那种宁静、充实、兴奋乃至忘我的感觉。可能是职业的关系,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那种全身心沉浸在童心里的感觉,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去年9月份,我接手新小班。开学第一个月,是最能体会孩子们发展、成长的一段时间:从第一天因陌生感而哭闹,到相互熟悉后的结伴游戏;从粘着老师说"想妈妈,要回家".  相似文献   
5.
经典虽然在今天的时代氛围中倍受冲击,但由于它所蕴含着难以舍弃的诸多价值,使它成为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经典所处的境地入手分析,认为由于确立经典的规范性和恒久性标准在今天受到某种程度的漠视,经典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漂浮的能指状态,它在各种力量的挤压下找到自己的所指成为经典,从而,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今天的经典未必不能确立。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师身上的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如果教师的职业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不仅对教师本身成长、对学生的进步甚至对整个教育事业带来极大的伤害。笔者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工作多年,发现中职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下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实用主义的大师理查德·罗蒂在<偶然、反讽与团结>中提出,自我、社会、欲望、价值都是偶然的历史的产物,个人要以此为基础,将社会正义与私人完美结合起来,并减少对别人的残酷,而这要依仗小说和电影等叙述形式来提升人的敏感度.这一点米兰与昆德拉通过小说来思考人的存在可能性是一致的,同时,昆德拉更进一步提出,为什么敏感度的提升反而成了对别人造成残酷的技术运用,人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陷阱般的世界?罗蒂和昆德拉的思想碰撞给人以无限启迪.  相似文献   
8.
以“课程思政”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是落实中学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思政”的衔接。而物理情境的选择是“课程思政”导向的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以物理情境为情感和教学的载体可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