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升和改进教师的课堂表现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水平则是相应基础。长期以来,评价教师课堂表现水平仰赖于评价者的经验性判断,尽管已有相关"量表"问世,但对于每个维度的衡量和观察也鲜有客观证据加以支撑。为了打开课堂这一"黑箱",教育学研究者开始采用多种工具以采集、分析课堂中的数据,但目前研究者们更加注重对课堂中所采集的视频、音频中所承载的师生"行为数据"的分析。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带来了契机,利用神经生理数据来研究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与潮流,这一趋势对教育研究大有裨益。面向规模化的教师教育活动需求,需要构建融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学环境数据、师生教学生理数据、师生教学行为数据以及学业表现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一体,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各类数据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智能课堂",为教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基础。从而为科学评价、提升、改进教师课堂表现,促进教育学从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结合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初期阶段,阐述了当前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必须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以期能起到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龚俍睿 《新闻窗》2011,(1):51-52
新闻的5个“W”1个“H”人所共知,即便不是业内人士,也能“说三道四”,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什么)、Who(何人)、Why(为何)、How(怎样)构成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但在新闻同源.独家新闻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今天的新闻竞争仅靠这5个“W”1个“H”,或许已经不能取得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教学正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在国内影响力日益扩大的CDIO教育理念核心内容所包含的愿景、大纲和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有效大学英语教学同样应注重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引入CDIO理念的可行性,并探讨了该理念与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择"211"高校图书馆网站首页链接作为分析对象,运用等级列举式分类法,以链接功能为分类标准,对网站的链接构建了分类体系,解决了由于相同内容的链接在各高校设计网页时因命名不同而造成的分析和统计的困难,为进一步对高校图书馆首页链接的量化分析做好准备.最后,对"211"高校图书馆网站首页的链接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 Jacoby)隶属老左派知识分子,多年来的研究一直以知识分子问题为关注焦点,著述颇丰,很有代表性。但他最重要的三部知识分子理论著作《最后的知识分子》、《乌托邦之死》和《不完美的图像》近年才被引入国内。可以发现,在他的知识分子理论中,乌托邦精神的消亡、多元文化主义的泛滥和知识分子的学院化是贯穿始终的三条最重要理论线索。本丈正试图通过厘清此三者,来展现雅各比对于知识分子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根据信息素养内涵的基本内容,借助Big6教学模式,将信息素养在线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个主体类Big6教学过程和若干个分支Big6教学过程,并采用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实现基于Big6和Petri网的信息素养在线课程。并通过基于实际教学的实验对比,评价该系统在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学基础作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与安全工程专业课和安全研究关系密切.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光明日报》去年刊登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部分获奖名单,不仅列出作者,还列出责任编辑,让编辑同作者一起“亮相”,这在目前还不多见。一本书,一篇文章的问世,当然首先是作者精心写作的结果,但编辑从中付出的辛勤劳动也不应忽视。且不说作品从修改到定稿,编辑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单是把值得发表的好作品从大量作品中遴选出来,也需要编辑独具慧眼。让编辑同作者一起“亮相”,意味着对编辑工作的肯  相似文献   
10.
秦牧同志有篇短文《校雠之难》,是讲校对工作的重要性的。他提出:“总编辑起于校对”,说:“假如说‘宰相起于州郡,将帅起于卒伍’,那么,我想,说‘总编辑起于校对’也未尝不可。”这个看法极有道理。各报社每年都要添些新人。他们新来乍到,一切生疏,从何处入门、起步?干校对是个好办法。校对每天要校阅大量稿件,什么样体裁的文章都有。看得多了,对各类新闻作品的写法,只要留心比较,就能摸到些“诀窍”;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