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杂剧是元代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我国文学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是第一流的戏曲艺术.元杂剧中的骂詈语丰富且复杂,通过对元杂剧中与动物有关的骂詈语进行词义溯源研究,探讨其所透射的文化内涵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古代汉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其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等,还包括诗词格律、古代文体、古代文化常识、工具书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3.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宋诗史上影响颇大,通过对其诗韵进行穷尽性研究不难发现,梅尧臣诗歌的用韵,古体诗可以分为二十一部,佳韵已经分化,元部与真部相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的面貌。近体诗可以分为十四部,与古体诗舒声部分相同,且近体诗借韵、出韵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4.
清代百回长篇小说《镜花缘》神话色彩浓厚,充满了浪漫的情怀。本文主要考察了《镜花缘》中1122例表处置意义的把字句,通过对把字句句法结构的分析,对近代汉语中把字句的发展概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近代汉语提供了把字句的研究语料。  相似文献   
5.
宋代安徽诗人在宋代诗歌史上影响颇大。我们通过对诗人诗韵进行穷尽性地研究发现,宋代安徽诗人用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的面貌,反映了宋代安徽方言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一个系统,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点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概念。同一概念的词语类聚相当于一个词汇场,元杂剧中表愚昧概念义的骂詈语组合成一个概念场,探讨这类骂詈语语义的演变过程,并考察其语用功能,进而描绘出元代骂詈语的基本演变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7.
<正> 新时期以来,我国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历史发展新阶段。随着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是最敏感的。语言中的词汇为适应这些新事物表达的需要就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这些新词多数是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按照固有的构词规则构成的。如“电脑”是偏正型构成的新词、“侃大山”是动宾型构成的新词。但是有一批新词语,如果仅仅指出它们内部的构成方式,做表层的分析,是不足以理解它们的意义的,也不能更好了解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比如,“电脑”这个词,它是“电子计算机”的俗称,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和人的头脑智能相似,故称之为“电脑”,具有相当丰富的象征性和形象性,能引起人的想象力,也是用比喻方式创造出来的。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它与语言的发展,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修辞贵在创新,修辞与词  相似文献   
8.
9.
反转致使句在具有因果致使关系的语义上整合,动宾的形式组合构成句子结构的致使义,在句法、语义上完成了对已有语法结构的依附、对组成部分的变异。无生命的致事主语因具备致使作用力突显了役事的超预期接受;宾语与结果成分紧邻,突显致使作用的直接性。特别的句法结构引起陌生化感觉,延长了体验时间,造成特殊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古代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改变过去单一讲授教学的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师范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注意将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进行智慧教学,将问题解决和项目学习相结合以拓展课堂教学时空,将素养培养和技能训练相联合以提高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