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人写文章历来有“凤头豹尾”之说,那怎样才能使结尾收束漂亮,给读者最后的惊喜呢?笔者以为,不妨采用以下收束方式。水到渠成式满分作文《东坡的选择》开头先以简要几笔,就勾勒了一个迷茫的环境与东坡落魄的身影,景情相融,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二段一反上文的迷茫,勾勒了一幅境界宽阔、气势苍莽的意境,令人心神为之振奋。三段以下进入《赤壁赋》中的情景。“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诗意弥漫的几句,将读者带入了千年前的那一场主客对话中。接下以洞箫带出苏轼的一生,用笔简约。最后二段,文章水到渠成,情景合而为一,物我一境,主旨得以升华,并点出苏轼心灵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考验与收获     
创意话题 作家林清玄在《如果麦子没有考验》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农夫向上帝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企盼明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 上帝实现了他的愿望。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 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但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  相似文献   
3.
[文题]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 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你认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四方杯”教学大赛已落下帷幕,选手们扎实的功底、倾情的演绎,捧出了一道道独具特色的精神大餐,给与会老师提供了参照和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但从更高要求来看,一些选手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有偏差,课堂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拟从创新与守正、广度与深度、预设与生成、完美与遗憾、阅读与思考、起点与路径六方面的思辨关系做些正本清源的探讨,以期给已经或即将使用统编新教材的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6.
[简评]文章写的是游戏,谈的却全是生活哲理.怎样才能不让婚姻这只"鸟儿"飞走?文章告诉我们,不是金钱,不是我们平常眼中贵重的东西,而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东西--一个轻吻,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小小的礼物--它们都有滋养婚姻的神奇力量.文章借游戏谈生活、谈生命、谈婚姻,蕴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正确使用实词,主要指正确理解和使用实词中大量的双音近义词。本考点高考多年来一直常考不衰。从所考查的内容看,所考词语多为常用双音节实词;从试题的类型来看,最近几年除2002年全国卷考查词语解释以外,一般都是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近义词的运用。2006年出现的8道高考题全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  相似文献   
8.
话题: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句诗,诗中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思想认识与处世态度,只要自己有才有识,站在高处,即使浮云蔽日,自己也能看清远方。诗  相似文献   
9.
回顾近年高考作之路,命题在与考生进行的“防套作”与“反防套作”的“战争”中,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力求创新,避免重复“昨天的故事”,但仍处于命题的两难处境:一方面,高考作要面向全体考生,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体现最大的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肩负着选拔优秀人才的重任,要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已是当下的共识,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笔者曾听过无数节观摩课、优质课、研究课,这些课课堂表面上一片热闹,讨论声不绝于耳,实际上教师们仍不自觉地陷入“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的魔圈,其实质是一言堂,教师一人包打天下。为此,笔者常常反思: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大包大揽,剥夺学生的思考?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教师不如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出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教师只在关键处作适当导引,以免讨论偏离话题,这样,既加深了对学生的理解,又发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