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一个中学理科教师的思考视角,在讨论科学精神与科学素质内涵的基础上,认为现代科技素质教育在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积极参与科技文化的传播和科学理念的铸塑,培育青年一代的现代生存品格,为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点有参照意义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案例4:找两个分数之间新的分数:1/2和1/3。  相似文献   
3.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2003年青海省中考数学试卷强调灵活的双基和数学综合能力,继续保持了开放性、探索性,命题背景生活化等特征,兼顾了代数与几何的平衡.尽管本届初三毕业生使用的仍然是人教版修订试验教材,但已经与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有接轨与自觉融合过渡的倾向,从而在引领初中教师认真学习、理解与领会新课程,重视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与民主,重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探索过程与模式辨别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该试卷下通课堂教学实践,上触新课程标准,是一份与新课程评价理念接轨的中考数学试卷.   ……  相似文献   
4.
美国哈佛大学达克沃思教授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获得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在学生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促使他们的“精彩观念”诞生、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依赖他所获得的能诞生“精彩观念”的机会。尽管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对课程教学理解的不同,这种观点或者教学方法很难完全移植到中国,但它仍然能给我们启发,进一步说,孩子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5.
结合21世纪中国教学教育普遍认可的基础教育中数学要与世界接轨的《大众数学》,就西部地区的现状,重点谈了西部地区中学数学教材的改革以及议程的设置问题.提出了教材中要安排教学思想方法、数学史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构造一元二次方程三法吴登文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或新方程的根与原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要求新方程,通常是采用韦达定理来解决。对此,本文介绍三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供参考。一、构造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可用因式分解法求根。反过来,如果知道方程的两个根,亦...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3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教育部人事司批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承办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自1992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3次.这是我国数学教育界的一项重要的高级学术活动.研讨班具有如下特点:国际视野,本土思考,关注热点,促进改革,主题集中,自由讨论.研讨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与改革。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0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直观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若干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通过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感悟对基本图形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操作、数学推理等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9.
“早期代数思维”指在小学阶段运用非正式的代数形式,培养学生对代数关系与结构的理解。它是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的中间形态,是连接两者的沟通渠道,是关于“变化的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性思维。通过灵活地在算术教学中渗透早期代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整体理解和数学思维的连贯发展。本文在阐述早期代数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同时指出了发展学生早期代数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6 高考命题改革:以应用题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必然涉及高考和中考命题改革.1992年高级研讨班指出:“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改革现行的数学考试命题,防止数学考八股,应是当务之急……在升学考试中适当地逐步出一些‘问题’作为考题,使问题进入数学教学的阵地.”主张通过在命题中增加应用题或更一般的问题解决含义下的“问题”,作为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