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周凌枫 《世界文化》2012,(10):39-40
《端方淑女》(Memoirs of a Dutiful Daughter)(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国内另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译名为《闺中淑女》)是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 Beauvoir,19D8—1986)自传回忆录的第一部,创作于1958年,叙述内容始于1908年作者出生,终于1929年波伏娃大学毕业后与萨特结识,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迈向独立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垮掉一代"的精神并不像字面意义揭示的那么简单,从社会文化背景、精神和文化渊源、美国文学传统三个方面探索"垮掉一代"的精神实质,突出其精神中反传统反体制,追求自我和自由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莎士比亚传奇剧中,戏剧矛盾的产生主要出于人物性情的缺陷,或是与人事无关的外力因素;对情节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天灾、意外、巧合等偶然性因素,或超自然力等外在因素;传奇剧的结局具有大团圆的喜剧色彩,并体现出宽恕与和解的精神,与四大悲剧存在较大差异。这是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思潮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他以传奇剧的创作保持对人类世界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坛的一件大事。主要从莫言的创作本身、从文学史的角度以及从获奖后的影响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比较全面地探讨这一问题。认为莫言创作的丰富性、独特性可以说奠定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莫言通过欲望描写表现了人在具体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莫言的获奖说明中国文学已经走向世界,已经具有了国际性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后现代状态下,从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要素来看,文学活动必然处于衰微之中,大师消失了,诗人不属于这个时代,但我们期待具有诗人品质的大师的出现,以艺术拯救陷于迷失的世界,引领人们走向真正诗意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从古希腊经中世纪、文艺复兴至近代,西方对自我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自我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认识存在多方面欠缺,受压制的自我难以从专制社会中获得自由发展。"五四"前后,有识之士纷纷倡导自我觉醒和个性解放,但面临民族救亡的迫切任务,启蒙自我的要求被搁置了。自我意识是自传写作的中心内容,通过自传培育公民健全的自我意识和个性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不足,大学语文教学应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主题与内涵等多重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