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段一:个体回忆分类 师:每人试出一道可以简便计算的题目。 生(汇报): (1)45×102 (2)287 99 (3)47 66 53 34 (4)125×25×4×8 (5)25×38 75×38 (6)5078-399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 1.突发情景,引发思考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中,有一堂实际测量与计算的实践课。实践课教学中同学们的表现使我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3.
在不可忽视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一面旗帜,创,我认为有自创和改造两种。自创,就是自我独立创新;改造,就是推陈出新。至于阅读过程中的生疑、释疑等不过是创新的一种手段或者说一种设想罢了,至于什么求异性思维、变通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无一不是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滋生出来的鲜活。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小小商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安排在“认识人民币”和“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之后。教材是想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 :个体回忆分类师 :每人试出一道可以简便计算的题目。生(汇报) :(1)45 *102(2)287 +99(3)47 +66 +53 +34(4)125 *25 *4 *8(5)25 *38 +75 *38(6)5078 -399(7)142 -(75 +42)(8)780 -46 -54(9)25 *9 *40(教材随机把题输入电脑 ,出示在大屏幕上。)师 :你能把这些题目分分类吗?你的依据是什么?生1 :我觉得(2)、(3)、(6)、(7)、(8)是一类 ,运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1)、(4)、(5)、(9)也是一类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生2 :(1)、(5)运用乘法分配律是一类 ,(4)、(9)运用乘法结合律是一类 ,其余的运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也是一类。生3 :我有不同分…  相似文献   
6.
学期初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摸底,情况表明四年级学生完全有能力写好数学日记。于是在上数学课之前,我向学生布置了写数学日记的任务,在字数和形式上不做具体要求。结果一下课就有不少学生来问写什么。收上来的数学日记差距也很大,有的学生就两句话:“今天数学课老师教了梯形,我学会了面积的计算。我学的很好。”他觉得没话可写。还有的学生干脆记流水账,从上课写到下课,样样都写。只有极个别学生写的确实不错。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写数学日记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第二天我在课堂上把写的好的几篇日记读给全班同学听,告诉他们可以写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学习的结果是学生原有的经验得到重新组织、转换或改造,让他们体验自身经验,促成经验的系统变化,实现知识结果与认知的统一。一、创设问题情境考虑如何创设情境将学生原有的经验引发出来,从而更好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师:大家还记得上星期举行的迎“六一”第三届艺术节暨校园大型文艺汇演吧。大家都很高兴地度过了自己的节日,现在老师要用寄信的方式把这个好消息发布出去。(拿出准备好的信件实物)师:我们寄信除了写清楚地址外,还要把什么写正确?生:邮政编码。师:那么你们对邮政编码有哪些了解呢?生1…  相似文献   
8.
唐文艳 《考试周刊》2015,(11):57-58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检索国内教育技术类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数量、研究内容、数据来源和论文作者四个方面,对国内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数学的探究、创造和应用来说,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等现象,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怎样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成为了高等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该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因素及体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 教学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教学模式,在“ 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 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