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昌琴 《贵州教育》2011,(11):36-37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不少教师的课堂或多或少有了“练笔”这一道风景,这正是教学所需、学生所需。而我们也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部分教师围绕教材中的八次作文写了又写,改了又改,力求精益求精,以至学生作文稿上满是红字。试想《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针对习作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     
唐昌琴 《贵州教育》2011,(3):39-45,46,47
复习思考 口语作为生活中的交流手段,它的功用是不可忽视的。试想,当面对一个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和一个是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面试者,你会选择谁?不用说,一定是后者。  相似文献   
3.
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你讲你的,他讲他的.一些家长也常说:孩子只喜欢哪一科,对某一科不感兴趣.部分学生也因为下节课将是某老师的课而唉声叹气.其实,不管是老师、家长的抱怨,还是学生的厌学情绪,都有一个相同的症结: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4.
习作     
复习思考 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听了.几节习作指导课就会写了,也不是看了几本作文书就有内容了,它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同学们一定有了较丰富的语言积累,也或多或少习得一些习作方法和技巧。此次复习,意在对小学阶段常练之作进行回顾、梳理,同时为中学学习作好衔接。  相似文献   
5.
识字与写字《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目标中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正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阶段识字、写字的复习?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复习要求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阶段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恢复、某些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某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复习不只是应考、不只是整理,更是"知新"(即继续新的学习,走向新的领域).因此,复习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练习,而是教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新的视野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开展新的实践活动,以达到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总目标的要求,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初中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唐昌琴 《贵州教育》2011,(Z1):39-47
复习思考口语作为生活中的交流手段,它的功用是不可忽视的。试想,当面对一个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和一个是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面试者,你会选择谁?不用说,一定是后者。  相似文献   
8.
唐昌琴 《贵州教育》2009,(20):37-38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博学多识的人。而“博学”离不开广泛地阅读,学会阅读已是当代的教育主题。 培养阅读能力,教会学生自主阅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10.
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低年级的课堂,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问、辩,整个课堂看似乱糟糟的,可能看到学生那份求知的热情;而走进高年级的课堂,学生循规蹈矩,课堂纪律看似很好,然而,整个教学却成了几个“尖子生”的“专列”。面对这两种情景,我更喜欢那看似乱糟糟的课堂,听那无拘无束的表达,看那写满自信的脸。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将孩子们幼时的那份无拘无束留住,如何让求知的热情伴随孩子,我有些尝试:一、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课堂,展示自我《课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