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元培是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躯.他的学术观,不仅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而且能够对学术关系作出深刻辨析;至于他对学术独立、教育独立的倡扬和努力,不仅表明了他人格觉醒的力量,而且在构建制度保障体系方面也作出了尝试.在这种学术观的指导之下,他主持了中央研究院的创设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他所领导的对北京大学的改造和办理中,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内核的大学理念.这种理念,对于当代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术研究的深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喻琴 《生活教育》2014,(11):108-109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质量也不断由无效走向有效,由有效变为高效。在各级各类的示范、观摩课中,也呈现出了许多生动、活泼的精彩课堂,然而细加斟酌,却不难发现它的背后还存有一些表演、预设的痕迹,缺乏真实性、实效性。为让课堂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课堂、学习的课堂,本文借助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对如何进行教、学、做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为打造常态化的高效课堂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亮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从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劳动争议解决体系、部分仲裁一裁终局、期限、举证责任、免收仲裁费等六个方面,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成为该法值得关注的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诵读经典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阐扬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代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来说,诵读经典,可以帮助播音主持艺术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培育高尚人格,奠定优雅品行。经典教育的具体实施,有必要选择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经典,编撰出适合播音主持学生诵读的教本。可以通过摘抄卡片、比赛、编撰歌曲、讲解大义、教师范读等方面推进经典诵读工程。  相似文献   
5.
弗莱认为文学文本的结构态势呈现出连贯性、动态性、文化性的特点。一、他归纳的情节结构、形象结构、叙事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连贯的文本结构体系;二、这一体系采用循环往复的动态机制;三、文学文本的结构在历史的维度中呈现出文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20世纪中国文论的宝贵遗产。鲜明的"历史—当代性"、强烈的"民族—中国性"和突出的"阶级—人民性"特点构成邓小平文艺价值论体系。邓小平文艺价值论对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文学、文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规范和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首先对某变角减速器进行载荷分析,然后用MSC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上壳体、连接壳体、下壳体的应力与变形图。某变角减速器是某襟缝翼驱动系统中的运动传递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改变传动线系的传递方向和降低传动轴转速,并在缝翼驱动系统的传动线系中承担支撑和保护作用。某变角减速器由输入组件、连接组件、输出组件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输入、连接、输出组件具体结构图及零件上壳体、连接壳体、下壳体详见图2、3、4所示。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安顺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改革转型为例,提出了四点看法:一、转化专业定位,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二、转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理念,着眼应用技术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四、搭建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环境工程专业的改革转型.  相似文献   
9.
文本社会学是奥地利学者皮埃尔·V·齐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社会学批评理论.这一理论的精义之处就在于:立足于文学作品本身,以"语言"为中介来深入细致地考察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将文学的"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融于"语言"向"意识形态"的推论过程之中,其运思模式和操作程序具有思路的清晰性、层次的明确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三大特点,丰富了我们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视角和方法.本文并尝试运用文本社会学的技术方法对于小说《白鹿原》和《尘埃落定》作文本解读,以验证这一方法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本社会学是奥地利学者皮埃尔·V·齐马提出的社会学批评理论。他充分地汲取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克里斯特娃的符号学,在文本与社会之间、文本各层次之间、文本生产与接受之同、文类体系与社会体系之间构建了互文性。文本社会学将“互文性”作为其理论核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既经验又批判的社会学批评方法,可以成为中国21世纪文学理论多元化中的一元,而且还能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和谐沟通提供一种精致而有效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