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濂溪辨     
关于周敦颐命名濂溪的由来,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清廉"说,认为"濂溪"是先生以"清廉"自况而取的名字。一是以朱熹、张栻为代表的"思乡"说,认为"濂溪"实先生故里之本号,先生晚居庐阜,因名其溪,以示不忘其本之意。八百多年来,"思乡"说逐渐占据主流地位,但它不符合周敦颐的实际和当时的现实,存在诸多疑点,寓清廉之意命名濂溪才是周敦颐的本来用心。  相似文献   
2.
“本”外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当我们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史学知识时,很少会有人在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以似乎与课内知识联系不紧密的问题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注到让学生学会学习,投注到历史学习实践能力的核心———历史意识与方法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有些“热点”,其内容虽然与课内知识并无紧密联系,甚至在课内知识之外,但其研究过程可能更有利于为形成历史意识与方法提供素材或契机。历史意识与方法的习得,反过来还会有力地促进课内知识的学习———深化或激活这些知识,可谓举课外之“一”,而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