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文学批评,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总结。通过保存、整理与清点,它既针对文学的历史,又面对文学的现实。正因如此,选择何种批评方式,也就意味着选择以何种学术精神与思想态度来直面文学的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2.
游戏玩家通过“再中心化”及主体间性,于武侠角色扮演中获得虚拟的快感。在人与媒介的“内部互动”中,角色扮演为玩家提供人物“视点”,使玩家从所处的现实世界,“再中心化”入由语词、形象和观念所构筑的属于所扮演角色的虚构世界“江湖”。与此同时,玩家沉浸于对另一主体的陌生体认,不断积累建构他我主体来理解“江湖”,并将其当作“有生命”世界逐步体验与认同,进行从现实世界撤退、摒弃,以及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是培训,障,三者有机联系,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六大特征,提出应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供给两大机制,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由体力向技能、由兼业向专业、由流动向稳定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4.
一任何解释,都是选择认知的结果。符号载体,作为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能指以"被感知"为第一要求。然而感知(perceived)却不是认知(recognzed),而被解释(interpreted)的则更少。艺术不同于科学之处,即在于其对从感知中寻找认知过程的减缓:让人乐在其中的是过程本身,而不是认知的结果,意义在此成为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5.
性爱作为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不可割离的随行物,总是以其强烈而丰富的魅力诱惑着作家又吸引着读者,从而为人们观照和把握自身所不可或缺。但是现今小说中对这一主题的书写,则几乎完全由情爱理想的构筑、追寻转换到对性爱现实的认同与享用,理想中的爱情等待与追寻早已不知不觉化为肉体欲望的放纵与发泄。而马玉琛在其小说《金石记》中所呈现的“理想国”式的爱情,不仅是对当下身体“乌托邦”式书写的一种有力的反拨,提出在性爱欲望书写中依然可以有诗性之思的存在,在众多的欲望化书写中显示出它的独特的价值,而且为如何在小说中使灵与肉结合,让生命享受与精神超越在审美体验中熔铸提供了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6.
武侠小说在20世纪中国命运坎坷,根本原因在于满足"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的社会下层青年民众想象性抚慰的武侠小说,本质上是幻想文学。这种幻想本质使武侠小说元语言与作为20世纪文化大势的"现代化"元语言形成了"动制分途",由此导致其在20世纪现代中国文化界因对"现代化"的态度变更而经历了曲折的历史沉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递增静力性收缩中,反映局部肌肉氧供平衡被打破的肌氧拐点(阈)的存在性及肌氧变化与肌电活动变化、心率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对递增等长伸膝运动中股外侧肌处近红外肌氧、表面肌电变化及心率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递增等长伸膝运动中肌氧氧指标(OI)变化过程存在拐点现象,并且OI肌电均方根值(sEMGrms)、心率(HR)3种生理参数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r2>0.951,P<0.001).另外,sEMGrms及HR的上升变化过程也存在拐点现象,而且肌氧拐点(OIBp,46.4±2.1 (SE) %MVC)、肌电拐点(EMGBp,50.8±1.9 %MVC)和心率拐点(HRBp)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递增静力性收缩运动中也存在肌氧拐点现象,而且肌氧拐点的出现与肌电幅值及心率的急剧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经常被称为"寓言化写作"、"亲吻神秘"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大部分小说通过一些奇特的意象穿插勾连,建构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其长篇代表作《羽蛇》也不例外。但是这部小说中除了单个象征性意象外,还有由几个象征性意象构成的子象征,以此共同支撑小说的象征意义。在此体认下,论文意图通过对《羽蛇》中象征性意象的分析来解读小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禅诗的成立,源自禅与诗相同的否定语言理据性的"无理而妙"。同时,它需要在否定诗语陌生化的克制叙述中不存机心、生发禅意。这种否定式的语言运作方式及美学追求,既可为当下在"反讽"中日渐疲劳的中国汉语先锋诗写提供参考,又为禅诗的现代转换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0.
赵毅衡的《艺术符号学:艺术形式的意义分析》是关于艺术论域的符号学研究专著,从符形、符义、符用诸角度的意义形式与形式意义,探讨所有艺术的总规律,回应当下艺术理论亟须直面的根本问题与共同问题。重点围绕“艺术何为”“艺术是什么”“何时为艺术”三个核心命题,本文评述了此书超越符号学传统艺术理论,从社会、文化等意义功能的符用角度命名与解析艺术的原因与理路,以及其构建中国学者阐释重要艺术问题的独有方式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