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虚拟学习社区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学习社区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学习者对虚拟社区的采纳是开展虚拟社区学习的前提。以理性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作为个体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行为视角识别和分析影响学习者采纳虚拟学习社区的主要因素,建立虚拟学习社区采纳行为前因模型,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技术进行实证数据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学习者采纳虚拟学习社区的行为受学习者的个体特征、虚拟社区的环境特征和虚拟社区的技术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影响的显著性与强度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的听力教学语料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课程整合的不断进展,传统的听力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需求,基于Web的听力语料库正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该研究在对基于Web的语料库的介绍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个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小型Web语料库,该语料库实现了对听力材料的检索、浏览、在线收听观看和更新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变革与学习观念革新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教师专业发展不再只停留在"培训班"与"专家讲座"模式的传统阶段,必将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不断创新专业发展模式,进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虚拟社区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类重要应用,在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实现共同体协作与集体智慧共享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虚拟社区为例,构建了基于虚拟社区的教师专业共同体模型,并就虚拟社区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4.
虚拟社区是知识创造与集体智慧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虚拟社区成员数量巨大,兴趣各异,将专业相关、兴趣相近或学习偏好相同的社区成员聚集在一起动态构建学习共同体,必将发挥虚拟社区在构建社会认知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借鉴个性化推荐思想,在阐明个性化推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动态建立过程,设计了虚拟社区学习共同体生成的基本框架,阐述了学习共同体动态建立的技术过程,并示例了个性化推荐策略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信息时代的文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技术与教学的双向深度融合。通过对信息技术在文化教学中应用研究的梳理,发现了一条体现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并变革文化教学的生命周期路线,即技术作为媒体到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再到技术与模式的整合。信息技术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探索:基于泛在学习技术的文化教学模式研究、整合移动学习技术的文化教学模式研究、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虚拟学习社区有效学习发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学习社区正在逐步成为非正式学习的主要途径,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的有效性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直接影响学习者在虚拟社区中的知识意义建构.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本框架,从行为研究视角识别并分析了影响虚拟学习社区有效学习发生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虚拟学习社区有效学习发生前因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技术检验了该模型,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