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1.
从汉字改革的角度看,术语多音多义字不如一形多字更科学。一形多字在目前的汉语学习和运用中造成了许多麻烦和不便。研究和寻找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已十分必要。一形多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探寻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解决一形多字的问题上,我们既可从古人改造字形的实例中受到启发,又有汉字改革(主要是汉字简化)工作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还可吸取西方语言的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古汉语中词类活用和兼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的活用和兼类是古汉语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学们对此多有讨论。本从古字的原始构形、字(词)的原始词性、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汉语句子对举的特点诸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大量名词用作动词不是词类活用,上古汉语动词无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分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古人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造字 (构形 ) ,以表达什么意思 (字的本义 ) ,以及所造字 (词 )的原始词性 ,三者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 ,通过对这种联系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分析字形 ,了解字义及该字 (词 )的词性 ,以便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言。通过对电大《古代汉语》中出现的古文字的具体实例的分析 ,对这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山东鲁南方言中音变表意有自己的特点。对“这个”、“那个”、“去”、“么”四个词音变表意做具体分析,可知鲁南方言音变表意并没有脱离古汉语的破读之法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之方式。  相似文献   
5.
“勾通”和“沟通”是一对异形同音词。例如: ①有李文成者,素习白莲教,为若部所推服,与林清相勾通,约于九月中起事。(汲修主人《啸亭杂录》) ②尔勾通无父无君之徒,作为汉奸, 从中作乱。(《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相似文献   
6.
电大《古代汉语》教材是采用一种新体例编写的。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这套教材比较切合电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它既便于教师辅导,也便于学生学习,师生普遍反映较好。但对于教材中的几个问题,自己还是想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臭”的本义的探讨 教材(上册)45页和150页都有对“臭”字的解释,但都没有给出本义(没说明),让人感觉解释得不够完整。此处略作探讨: ①从甲骨文(写作(?))来看,该字由“(?)”和“(?)”两部分组成,是会意字。因狗的嗅觉器官非常灵敏,人们便采用突出狗的鼻子的办法来表达(即会意)“闻气味”这一动作,故“臭”的本义当为“闻气味”,动词。  相似文献   
7.
也说"似的"与"似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书面语中“似的”“似地”等是比况助词,使用时需附着在词或词组(短语)后边,组成比况词组表示比喻,一般不单独使用,词汇意义相同。为了准确使用语言,在书面中应只保留“似的”一个词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