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蔚 《教育教学论坛》2012,(14):134-135
城市轨道车辆主回路及控制回路示教系统由后台计算机、仿真控制台、示教电路板组成,是将声、图、动态显示、实际操作结合为一体的示教系统。将它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主回路及控制回路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打破传统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教学模块,构建了“平台+模块”式多元化的课程性质和内容结构;充分考虑校企共建联合培养的模式,培养新型双师型导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3.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汲取发达国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努力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从"学科型"到"应用型"的转变,着力培养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工程师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客流持续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维护保障水平一定程度上构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瓶颈。为了确保运行安全、可靠,提高运能和运行成效,适应网络化运营的迫切需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特色专业群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校企联合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与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基础上,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培养新型双师型导师、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环节,着力创建"理论学习+知识实践+技术应用"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准风月谈》从题材选择上看,旁敲侧击,从风月中谈出风云。其新闻评论,突出地体现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单篇评论兼具现实的广度和历史的深度.系列评论则体现为严密的连续性,整体上体现出“关注民生”的评论风格。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高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方式研究就成为当务之志。“培养,选拔.引进”等方式建设教师队伍是培养既具有教学经验.又有企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视觉符号指通过视觉被感知的符号,是不使用文字也能让人了解其内容意义的图形。视觉符号具有在表现意义上的跨文化性和在表达人类感情上的工具性。视觉符号的形式蕴涵着人们对时代的共同记忆,视觉传达设计应注意视觉符号的创新。时代观念的确立有助于时代视觉符号的发掘,同时时代的视觉符号也能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的艺术设计风格、科技发展和生活中找见。要运用由人类文明所积累的一切视觉符号,创造并借助新的时代视觉符号来传达文化内涵,表现设计观念,体现特定社会的时代感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教育部“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采用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培养方式,进一步回归优化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地位;大量探索研究了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教育环节创新与实施,将课程思政元素纳入内涵提升中,进而实现知识与思想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基于驱动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实现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