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本文以《老子》为语料,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吾"和"我"从句法功能和指代意义两方面进行辨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吾"与"我"在《老子》中共存的意义。"吾"在《老子》中可以做主语和定语,"我"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我"是得道之人,是圣人,"吾"是未得道之人,是"道"的追求者;"吾""我"共存清晰地展示了"道"是"德"的目标和归宿,"德"是"道"的实践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论衡》是东汉前期王充用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王充学识渊博,通晓百家之说,他所著的《论衡》内容丰富博杂,“上自黄、唐,下臻秦、汉而来”,“老幼生死古今,罔不祥该”。《论衡》是他一生反封建神学斗争的结晶。流传至今的有30卷,85篇,21万余字。作者立足于“疾虚伪”、“事实诚”的进步主张,提倡“文字与言同趋”,“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甚至“直露其文,集以俗言”,以力求达到“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因此,《论衡》从语言上看比较接近当时口语,是总结汉语发展史的珍贵材料。当然,《论衡》之所以在语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东汉王充《论衡》为语料 ,分析了《论衡》述宾短语的不同结构形式 ,并探讨了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东汉王充《论衡》为语料,分析了《论衡》中及物动词的结构和来源,并探讨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课堂与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与Web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具有很多不同的特征,比如教师的控制性、学习者相聚的时间、学习成就等。当前领域中针对这些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分析上,并且缺乏较为深入的探讨。在相关研究中我们已经得到影响协作学习的28个要素项。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对这些要素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协作学习在课堂与Web环境中组成要素所存在的差异,并以此作为分析课堂与Web环境下协作学习不同的依据。研究结果证明本文尝试从量的角度对课堂与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差异进行分析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六书"是关于汉字的理论,"六书"是"写词法",即记录汉语的方法,并以此思想解释"转注"在记录汉语中的意义和作用。"转注"字的产生是为了增加汉字的区别特征,并使汉字系统更具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六书"不能够满足记录的需要,由此便产生了复音词,偏正式复音词和"转注"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东汉王充《论衡》为语料,分析了《论衡》述宾短语的不同结构形式,并探讨了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CAI软件研制与开发离不开有关策略的指导。本文以小学语文CAI软件研制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东汉王充《论衡》中的述宾短语为研究对象,从语境对语言影响的角度对这些述宾短语进行研究,讨论了主语对述宾短语语义关系的影响、述语对述宾语义关系的影响、“述+得”结构和“述+杀”结构等短语的实际状况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语境对《论衡》述宾短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速记的基本理论 ,指出现行的速记考试形式和内容不利于速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提出速记“有定则无定法” ,现有方法只能提倡不能强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