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潘光旦眼里的《生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制度》完稿于1946年.讨论它是否作为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已经没有太多歧异.近60年后,费孝通在对自己学术历程进行梳理思考之后,认为该书是其前半生学术经历性结束的标志(《个人·群体·个体》,《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1期),至于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阶段则应该从1978年算起.后来,在该书于1981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再版时,张子毅在《费孝通〈生育制度〉评述》(《读书》1982年10期)也提到,相较于人们十分熟悉的《江村经济》一书,费孝通更满意《生育制度》.  相似文献   
2.
美国渗透式思想教育方式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中美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不同,但美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的渗透式教育的方式,能弥补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不足.了解美国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赣东北、赣南地处双循环的关键要地。在两地开展的实地调查和农村社工实务表明,随着现代性在乡村社会的流布,一定的时空条件中的亲密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疏离现象是社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因而,有必要系统理清亲密关系与疏离感的概念和特征,进而分析疏离感的生成机制。理论梳理和现实案例都表明,在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时,有必要以亲属关系的介入和优化作为实践重点,以维护乡村亲密关系的基本三角稳定。在介入中,需要着眼于可持续性,谨慎而稳妥地强化存在的相互性,进而一手建构交往主体间的共享性,一手防范假性亲密关系带来的风险,为农村社会工作的大发展提供合理性与合法性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