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屈文涛 《教书育人》2002,(22):21-23
21世纪生产和科技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集中在对人才的竞争。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我国各高等学校将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才培训的目标与模式,这种讨论的最终结果将落实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工程制图历来是工科高等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不仅面向机械类,而且面向电子类、化工类、管理类及部分理科学生,可以说是一门“量大面广”的课程,因此在当前的改革大潮中,特别引起各院校教学主管部门及广大教师对本门课程改革的紧迫感,并将其放入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的大背景下加以考虑。一、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与新世纪人才培…  相似文献   
2.
提出机械类制图教育要面向应用,四年不间断,逐级强化,应用三维建摸技术提高工科学生制图应用能力,将三维建模技术和传统的制图课程内容相融合,构成新的内容体系,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石油行业特色,进行了教材与教学资料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建设,工程制图试题库建设,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完成了计算机绘图实验室、零件测绘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模型展览实验室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竞争焦点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作为从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中介和桥梁,工业设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但国内高校现有的培养计划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数量相差很大,远程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空问、时问、工作和家庭关系、经济等方面的限制,笔认为发展现代远程工业设计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向。本从盘活教育资源、建立教学消化系统、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及远程设计教育的管理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开展远程设计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机械类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发展工业设计教育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了陕西和东部地区工业设计发展的差异,提出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同时,结合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提出一条实行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5.
工程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急需的实用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针对以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西安石油大学的实际情况和机械类专业就业环境要求,文章基于校企结合理念,以科技活动为载体,以开放性实验室为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兴趣小组,探索以科研课题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科研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立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金属材料在水中受到水流的冲刷可能会加剧腐蚀,影响金属的使用寿命。实验用喷射式冲刷实验台研究流速对20Mn2钢冲刷行为的影响,采用失重法进行多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流速对20Mn2钢的冲刷腐蚀影响分为增重、增重逐渐转为失重和失重量急剧上升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发展工业设计教育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国内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严重失衡,设计人员需求增大与专业化的设计队伍及合格的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等现状,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一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环境要求,切实开展了课程群总体规划、教材、师资队伍、网络平台、实践环境等方面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校企结合理念为学生产品设计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