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颁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得到蓬勃发展,建设成果显著,但随着教学团队不断发展,重选拔、轻建设、规章制度有待完善的问题也日渐突显。本文通过阐述教学团队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构建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如何构建基于二级学院、教学团队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课程为例,探索了案例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认为案例研讨式教学的内涵包括: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启发式教学引导+互动式教学过程;引入研究前沿,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及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程”和“思政”有机结合。案例研讨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生产案例的选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及研讨;总结提升。案例研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储层构型是油气田开发地质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油气田开发地质)专业半数以上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从事储层构型研究。以我校开发地质团队十多年来储层构型科研攻关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开设了"储层构型理论与方法"课程。课程组经过几年的探索,将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贯穿教学始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其他学校同类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环节,在"油矿地质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重视专项技能训练、深化课程综合训练、强化油田现场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研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5.
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学科定位及教学内容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的学科内涵、归属与教学内容体系。该学科为广义的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为一门研究油气田发现后至开发结束全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科。研究对象为油气藏地质系统,包括静态系统(格架一储层一流体)和动态系统(油藏性质变化及剩余油分布)。该学科为地质与油气田开发的交叉学科,但核心为地质。学科的课程包括基础、核心、外延三大类的系列课程,其中核心课程为油矿地质学,教学内容以油气藏地质为主。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经过不断发展建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取得一定成绩,其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在教学团队运行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团队政策认识、教师对教学团队运行状况、教师对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等未能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了解教学团队运行现状,笔者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通过分析问卷结果,针对教学团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改进意见与建议,促使教学团队不断发展进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师教学思想理念与实际教学过程的桥梁,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本文探索了“三三三”课程教学设计模式,首先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的三个层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明确“为什么教”的问题;其次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三融合: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融合、课程内容与科学前沿相融合、课程内容与思政相融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最后是教学方式的三维互动:教学逻辑链设计、教学问题链设计、教学展示链设计,体现“怎么教”。力争通过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优化课程设计,使每堂课都让学生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生产现场实习作为高等石油类院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传统教学环节,目前正面临着许多难题,如联系难度加大、实习效果变差、实习成本上升等。要想走出这种困局,就急需探索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与沟通机制,构建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体系,实施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油矿地质学"是石油类高等院校地质工程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我们针对油气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应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油矿地质学"课程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和改革,形成了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优越的教学条件、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雄厚的教学团队,为石油、石化领域地质人才的培养创建优越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