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通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一高校09级5620名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发现:有9.56%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男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好于女生,文科生好于理科生。为此,应针对新生心理特点,开展系列入学教育,并采取个别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与措施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和自编调查问卷,对458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性总体发展处于偏低水平,具有显著的年级和安置方式差异,而性别差异不显著;家庭因素中与父母沟通的频次、监护人的教养态度和关心程度以及学校因素中教师的态度、学习成绩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评估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是心理健康服务的起点,是保证服务体系善用其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群体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取决于公众实际与理想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客观要求,后者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心理健康服务量。评估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方法主要有常规结果评估、消费者调查、需要评估的三角测量、构建统计模型和总人口调查。然而,以往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概念界定与评估方法过多地关注了病人群体,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探讨普通人群在预防心理疾病与维持心理健康、促进身心和谐与养成健全人格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