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6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我的语文教学观,简言之,就是:生活课程、生态课堂、生成素养、优化生命。一、生活的语文课程才鲜活有效“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生活属性特征。语文的属性特缸决定了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是语文的本源,社会生活实际上就是无形而开放的语文课堂。实践证明,一个也许没有多少语文知识的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至今已有五六年时间了。回顾这几年走过的课改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语文课堂发生的诸多可喜变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强了,课堂多元解读多了;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阅读量也大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强了,思维活跃了,同时也习得了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变化弥足珍贵。但是,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3.
一、板书课题。 二、揭题,启疑激情。 1.是谁回韶山?(毛泽东同志) 2.为什么说是“回韶山”?(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 3.他什么时候离开的韶山?离这次回韶山多少年了?(1927年秋收起义以后。32年) 4.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做出了哪些伟大的成就?(要求师生共议,以激发学生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崇敬之情)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小声读课文。(要求速度稍慢,边读边用笔记出生字新词及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纲要求:“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项要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练的不到位。现在许多老师还在课堂上采用“问答式”教学法,繁琐的问答挤占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因而课堂上很少听到学生的读书声,即便有,也往往是“指名朗读课文”,目的是为教师的讲服务,而不在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都是围绕“亲情”展开。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因为曾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在这句话的支撑下,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他终于在38小时后找到了儿子被困的地方,救出了包括儿子在内的14个孩子。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经过了这场巨大的灾难后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本文重在感受父亲与儿子之间浓浓的情谊,体会信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