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甲骨文加以比较研究说明,殷商时期已有专门的官方教育传播机构,教育传播人员主要由商王朝官员兼任,教学传播内容主要与"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大诗人中一位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家。就其基本思想而言,传统的观点主要有两种道家说和儒家说。陶渊明出仕、隐居、躬耕、读书、作诗的生活历程、具体诗文作品以及陶渊明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综合分析说明,无论是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还是诗文创作,审美情绪,道家思想对陶渊明更带有根本性的影响,陶渊明的任与隐都不类于儒家而近于道家,老庄哲学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对现有甲骨文名词多义词穷尽性描写研究的一个小结,描写了18个多义名词的词义及其引申脉络,并探讨了甲骨文多义名词的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甲骨文名词同义词和反义词、单义词和多义词进行了穷尽性描写研究,指出甲骨文名词同义词有34组,反义词有13组,单义词2278个,多义词18个,并探讨了甲骨文名词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商代诸神与商代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商代是一个以神为本的神权统治时代。尊鬼事神、崇信上帝鬼神、迷信巫祝占卜之术,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在商代人心目中,诸神具有三种不同的权能:自然权能、战事权能和人事权能,它们通过不同权能主宰着万事万物的发生和发展。商代人“万物有灵”的观念与多神崇拜的行为决定了商代信息传播的观念与运作。商代诸神不仅是万事万物之源,而且是万千信息之源。商代诸神是各类事件与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相似文献   
6.
商代传播总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代是一个以神为本的神权统治时代,神权政治与人神传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传播形态。商代传播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商代已进入文字传播的崭新时期;(二)商代已进入人神传播的鼎盛时期;(三)商代已进入叙事传播的初创时期。  相似文献   
7.
暨南大学中文系是 1994年国家教育部 (时称国家教委 )确定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该系王彦坤、朱承平、熊焰三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教程》 (以下简称《教程》)是暨南大学中文系“国家文科基地”系列教材之一 ,2 0 0 0年 7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 5 2万余字。推陈出新、后出转精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教程》广泛借鉴现行同类教材的编写经验并力求创新 ,在内容选定编次、古注编排等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 ,是一部科学实用的好教材。正如王力先生在他所主编的《古代汉语》卷首序言中明确指出的 :“古代汉语是…  相似文献   
8.
商代宗教祭祀极其盛行,甲骨上辞很大部分都与此有关.商人崇拜与祭祀的对象主要有三个:(一)上帝;(二)自然神;(三)祖先神.祭祀祖先神主要采用单祭、合祭、特祭和周祭四种形式.商代祭祀包括宗族千室祭祀与方国祭祀两个层次.祭祀祭品分为三类:(一)物牲;(二)人牲;(三)物品.  相似文献   
9.
商代诸王与贞人集团对占卜权的争夺贯穿于整个殷商时代。随着神权衰微而王权的加强,贞人的权力逐渐被削弱,而商王的权力不断得到强化,商代占卜的主导权逐步从贞人实际掌握转移到商王手中,商王完成了占卜权的完全控制与垄断。商代诸王对于占卜权的控制与垄断,说到底就是对神谕神令之类信息及其传播的控制与垄断。毫无疑问,商王最终取得了占卜权即信息预测权。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形容词共有41个,其中性质形容词21个,状态形容词有20个。甲骨文形容词已具备形容词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和定语。甲骨文形容词数量贫乏、种类分布不均、语用范围狭窄,与《尚书》相比存在很大差别,其原因是专项材料的限制以及文字考释的疏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