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一、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生活教百”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教育也不能只靠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来进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2.
超越是人的实践本性的表征,是对实践的人与其所处现实的关系的概括。教育作为人自身的发展建构活动,其发展建构体现在人对自身、对社会不断超越的否定性统一之中,是人的生命自我否定的辩证发展历程。所以,教育本质上具有超越性,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超越。教育超越性的实质是弘扬主体性,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教育的最高理想在于超越。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很大影响,面对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应抓住时机,运用网络来开展丰富生动的道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上信息的引导和监控,发挥网络教育的最大优势,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而这一现象却导致了宗教信仰多元化。这主要是由文化深层结构的稳定性、信仰自身的独立性和本土性以及文化是大众共享而信仰是个体选择这三个方面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观察、问卷等方式,对会宁县5所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县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大部分是正常的,但有一部分群体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且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急需老师、家长的关心和指导。通过分析,为该县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一、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1“.生活教育”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教育也不能只靠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来进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2“.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尊重个体,强调个体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1]人本主义主张让学生成为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