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1.
超越是人的实践本性的表征,是对实践的人与其所处现实的关系的概括。教育作为人自身的发展建构活动,其发展建构体现在人对自身、对社会不断超越的否定性统一之中,是人的生命自我否定的辩证发展历程。所以,教育本质上具有超越性,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超越。教育超越性的实质是弘扬主体性,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教育的最高理想在于超越。  相似文献   
2.
传统德育主体性的缺失,德育与生活的相互疏离,是导致现代德育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新世纪谋求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实现生活与德育的融合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改革精神和发展趋势。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完善了德育理论,提升了德育效能,拓展了德育空间,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回归生活的德育是让学生拥有一个"生活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里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注重引导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体健康地成长,趋向于善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演进过程.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现象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职业倦怠的不同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女童教育是普及初等教育的关键和难点,特别是我国西北农村贫困落后地区的女童基础教育现状更是让人感到焦虑。造成女童教育“三低一高”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母亲素质的高低与女童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为此,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来逐步提高母亲的素质,使女童教育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