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仍然是封建妇女政策。但是从许多流传至今的民歌民谣中,又表现出广大妇女在军事战斗、劳动生产、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与中国封建传统妇女显著不同的妇女形象和精神面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劝世良言》、《钦定旧遗诏圣书》和《钦定前遗诏圣书》对洪秀全思想影响巨大,洪秀全"男女平等"思想、禁止奸淫妇女和反对淫乱思想、"为妇之道"思想、多妻制思想、对待女奴婢的思想以及妇女贞节观皆同这三本书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它们是洪秀全"耶儒合流"思想的主要来源.但从实质上看,洪秀全的妇女观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而且在西方上帝的宗教招牌下有过之而无不及.洪秀全不可能具有男女平等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辛亥百年以来,虽然有学者对太平天国妇女社会生活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出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学界对太平天国严别男女、婚姻家庭、妇女自由、妇女服饰、禁婢女、禁娼妓和禁缠足等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肯定的观点一直占据学界主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不少的学者认为其存在其两面性和落后性,甚至否定的观点也越来越多,成为新时期学界不可忽视的一种新的潮流。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婚恋自由,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婚姻相比较,的确出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变革,长期受到学界和社会的高度肯定,并将其作为妇女解放的一大依据。我们认为,太平天国所体现出的婚恋自由现象,是由于战争条件下的特殊需要,是广西客家和壮族婚俗在太平天国中的一种自然反映,主观上没有男女平等和解放妇女的任何色彩,对于太平天国男女婚恋自由现象.必须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的婚礼改革主要表现在实行婚姻登记制度,颁发结婚证书,婚姻才算合理合法;婚礼程式筒约、西化,需要敬拜天父上帝;婚姻缔结后不准离婚等等.长期以来,学界对太平天国婚礼改革给予了高度肯定.我们认为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婚礼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宗教信仰使然.而且这种改革的影响力和影响面都非常有限.在太平天国统治区内民众的婚礼和太平军中的婚礼总体上说仍然沿袭封建婚礼的传统陋习.太平天国所体现出的婚礼改革行为,是战争条件下的一种特殊反应,是维护太平天国上下有别的婚姻政策的一种特殊规定,是西方宗教信仰在婚礼上的一种表现,并不具有改革封建婚礼陋习的主观愿望.事实上,太平天国的婚礼改革并没有对传统婚姻陋习进行根本改革.呤喇关于太平天国已经把请媒人、送聘金等"结婚旧俗"全都"革除净尽"的说法,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至少并不符合天京以外广大地区的历史真实的.  相似文献   
6.
本依据心理学需求理论,试图阐释满足与废弛民众安全需求,是决定民众加入或背弃太平天国的一个重要内驱力,也构成太平天国得失民心、兴盛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心理学需求理论,试图阐释满足与废弛民众安全需求,是决定民众加入或背弃太平天国的一个重要内驱力,也构成太平天国得失民心、兴盛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廖胜 《生物学教学》2012,37(4):70-71
通过利用本地生物资源充实和整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等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收入、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矛盾、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易于形成优良的生态旅游产品簇.当前应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将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实施旅游扶贫.  相似文献   
10.
在引进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时,只注重物质设备的现代化,只注重管理形式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而忽视管理者思想观念和素质的现代化,不仅严重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运行和发展,而且会葬送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因此,在促使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必须更新我们管理者的观念,重新定位,转变角色,树立现代服务意识,极大地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从领导上、组织上保证党的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根据现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公共服务运动的原理和要求,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