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的石蜡切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旗叶衰老过程中,细胞核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即核呈球形,表面光滑,核孔匀称→核表面凸凹,部分核孔变大→核膜破裂,核解体,消失;(2)在籽粒成熟期小麦旗叶衰老及其细胞器退化消失明显加快;(3)细胞中叶绿体的退化、消失比线粒体稍快;(4)叶肉细胞的细胞核比维管束韧皮组织细胞核解体消失稍快。  相似文献   
2.
张同斌  宫婷 《资源科学》2013,35(9):1772-1781
本文采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库兹涅茨假说和结构红利理论,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在不同工业化阶段对能源效率的差异化影响。结论认为,随着工业化阶段的变迁,人均GDP增长与能源经济效率呈现先下降后稳定再上升的“U”型关系;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系数基本都为负。在工业化初期,第二产业对能源的消费需求稳定,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优化能源的要素配置,产生结构红利提升能源效率;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全部为正且影响程度较高,以1993年为分界点,可以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为高波动和低波动两个阶段。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还通过计算产出缺口对能源效率提升的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能源效率的提升潜力基本在-4%~4%范围内波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提升潜力的影响不断减弱并趋于稳定,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潜力的贡献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数学思维主要是通过数学教学体现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渗透数学思维教育,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统一起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数学思维渗透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高新技术产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建立了面板(panel data)形式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在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影响下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结论表明:自主研发支出在长期和短期内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引进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时滞正逐步缩短,其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出的促进效果逐渐显现。然后,本文又进一步按照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大型和中型高新技术企业三种情况,分别建立了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冲击下的动态变化路径。从波动的程度来看,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受到冲击后波动程度最大,其次是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而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波动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经济计量分析类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经济管理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经济计量分析类课程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提出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倡多元化模式、推进教学信息化与精品资源共享、注重产学研结合等改革思路与创新措施,并辅助以更新考评方式、健全保障制度等,构建高标准、全方位的经济计量分析类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计算区位熵测度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状况,并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对高新园区集聚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程度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为进一步考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本文又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高新园区集聚的形成机理。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难以解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现象,人力资本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形成最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  相似文献   
9.
采用技术相似度测算研发溢出效应,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技术差距变动下高技术产业中研发等驱动技术进步的路径、方向和程度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在技术差距的影响下,研发对技术进步率呈现非对称的正向影响,但研发投入结构失衡矛盾凸显等因素导致研发有效性程度不断下降。随着技术差距的变动,人力资本通过"协同效应"、"学习效应"对技术进步率具有差异化的促进作用。虽然缩小技术差距能够对技术进步率产生积极影响,但是高技术产业中研发活动的高度集聚现象,不利于溢出效应的发挥,降低了技术进步速度。最后,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技术进步率的提升效应显著。技术差距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增长空间,各地区应选取适宜的高技术进行引进,推动不同地区间高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和产出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证明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我区教育局通过实践和研究,在教师培养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达到了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