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目前教师评价实践中有以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为主要依据的评价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会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同教师评价追求有效教学的单一性标准,教学成果的综合性、集体性与教师评价的个体性,教师劳动成果的迟效性与教师评价所要求教学反馈信息的及时性之间的矛盾显得越发尖锐。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是由于工业组织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对教育的影响。在20世纪初,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工业组织管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霍桑实验…  相似文献   
2.
劳动简化系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认为,复杂的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但是如何将复杂的劳动倍加成简单的劳动却是古典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瓶颈问题.文章介绍了前苏联和中国一些学者劳动简化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劳动的利率简化法,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这些劳动简化法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知识不仅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阻碍新知识的获得,即背景知识具有负效应。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分析已具备了哪些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能力为教学所积极利用,更要重视那些妨碍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  相似文献   
4.
可行性教师评价理论的分析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倍受推崇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与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做过很多的比较研究,但存在两大缺点:一是脱离教育的实际情况,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应用;二是所比较的大部分特点并非是本质性的区别,而是人性化的评价形式问题。构建一个可行性教师评价理论迫在眉睫,需要做的工作有两步:一是分析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二是澄清教师评价观。  相似文献   
5.
阅读已有的有关教育功能的论文就会发现,所有论述均停滞在当初柴野昌山所涉足的水平上,仅仅是运用正负向功能理论对教育功能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引申。其实,正负功能是相对于不同主体而言的,如果脱离具体的教育主体泛泛而谈教育负向功能,势必缺乏相对性;再者教育的正负向功能还在于阈限的把握,如果超过一定的阈限值之后,就会有不同方向的功能净均衡。  相似文献   
6.
教师评价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学术界持续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教育理论研究者对教师评价理论做过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但是,这些理论的实践运用情况并不理想,它们忽视了一双看不见的手——博弈。博弈无处不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运用博弈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教师评价实践中学校和教师的行为,为我们构建可行性教师评价理论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浅析元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们认识到情绪也是一种智力以来,对情感智力的研究已深入到生理学阶段,并以元意识和元认识理论为参考,提出了诸多元情绪理论,但对元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较少涉及。而以元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切入点,研究元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为我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学作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日渐显现出来。如何重新认识教育学的课程价值,探讨新的课程实施模式,使教育学课程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接轨,就必须反思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学的教育实践价值,二是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教育学的评价方法。为此,教育学课程改革也需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编制问题核心课程、采用问题核心教学法、实施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9.
阅读已有的有关教育功能的论文就会发现,所有论述均停滞在当初柴野昌山所涉足的水平上,仅仅是运用正负向功能理论对教育功能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引申。其实,正负功能是相对于不同主体而言的,如果脱离具体的教育主体泛泛而谈教育负向功能,势必缺乏相对性;再者教育的正负向功能还在于阈限的把握,如果超过一定的阚限值之后,就会有不同方向的功能净均衡。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教师教育基地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高师教育模式进行综合化改革的同时,也鼓励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目前,这种多样化的高师办学格局在江苏省已经初步形成,现在我们将考虑的问题是,建立苏南、苏北2个省级的教师教育基地,在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中,遴选出实力较强的大学,建立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办成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新型办学实体和教师培养与管理模式改革的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