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是人体内寄生的一种小形绦虫。文献记载,该虫一般长5~80mm,节片数约为100~200个,宿主体内寄生的虫数少时,如仅1~5条,虫体长度可达120mm,节片数多至1,000个。最长的描述为140mm,但节片数目不详。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鼠体内自然感染的两条特大型短膜壳绦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柳蒿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测定柳蒿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Hy—persil AAA-ODS色谱柱(2.1mm×150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nm,柱温40℃。结果:线性范围:12.5-50pmoL·μL,平均回收率:96.2%~104.6%。结论:该方法快捷、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柳蒿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东北藜蒿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东北藜蒿提取物水煎剂、醇提物对13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定抗菌效果。结果:东北藜蒿水煎剂、醇提物对13种临床常见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结论:东北藜蒿提取物在体外有一定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微量元素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各种生物的生、老、病、死无不与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有关,因此有关"微量元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也随之引起广泛重视.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每时每刻都在做有序的运动.它与体内酶、激素和细胞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1,2],并且在体内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其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人及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疾病.感染寄生虫可影响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寄生虫感染者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正常人有着明显的差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铜、锌、铁、硒等元素与寄生虫感染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感染性猪蛔虫卵注入小鼠腹腔,诱导并制备腹腔渗出细胞。玻璃粘附法去掉其中的巨噬细胞,然后用聚蔗糖—复方泛影葡胺进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嗜酸性粒细胞(Eos)和中粒细胞(Neu),其平均纯度分别为Eos85.5%和Nou86.1%。台盼蓝测两种细胞的活力均在85%以上。文中介绍了一种制备密度梯度的简易装置并对纯化细胞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蠕虫病药物,为杂环吡嗪——异喹啉衍生物。实验证明此药对微小膜壳绦虫有一定杀虫作用。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对微小膜壳绦虫作用的影响,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吡喹酮作用于微小膜壳绦虫,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活力与形态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用本校动物室繁殖昆明种小白鼠20余只,解剖取肠管内微小膜壳绦虫,置生理盐中漂洗三次,选择大小适宜,活动力强的虫体24  相似文献   
7.
细胞间粘附分子-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当某些寄生虫感染时,细胞膜结合ICAM-1和血清中sICAM-1水平出现显著的变化,可作为某些寄生虫病诊断、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本文就ICAM-1的来源、结构、功能及寄生虫感染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细胞间粘附分子-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当某些寄生虫感染时,细胞膜结合ICAM-1和血清中sICAM-1水平出现显著的变化,可作为某些寄生虫病诊断、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本文就ICAM-1的来源、结构、功能及寄生虫感染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喹酮、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对体外培养微小膜壳绦虫的作用。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对比观察吡喹酮、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作用于微小膜壳绦虫72h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吡喹酮、阿苯哒唑、甲苯咪唑对微小膜壳绦虫微毛、皮层、基底膜、肌层、实质组织层均有破坏作用,吡喹酮对虫体皮层破坏较严重。阿苯哒唑、甲苯咪唑对虫体皮层破坏程度低于吡喹酮,但对肌层、实质组织层破坏较吡喹酮略重。结论吡喹酮、阿苯哒唑、甲苯咪唑对微小膜壳绦虫均有明显杀虫作用,作用强度以吡喹酮最强,其次是阿苯哒唑、甲苯咪唑。  相似文献   
10.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为激发学生“智力发展的最佳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立了以学生参与讲课为特点的“四步教学法”。实践表明,该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行之有效而受到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