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从文字形体、音韵、训诂及现代方言角度讨论了“(匚丙)”字的音义,并试图对“(匚丙)”字与“陋”字之间的音义纠葛以及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次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字形体、音韵、训诂及现代方言角度讨论了"(匚丙)"字的音义,并试图对"(匚丙)"字与"陋"字之间的音义纠葛以及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次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彭有明 《科教文汇》2009,(26):244-244,272
前人对类比推理可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类比对象的相似性等方面,很少涉及到修辞现象。对修辞中的辞格的充分利用可以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但不可机械地运用这些修辞格。  相似文献   
4.
由于语词存在模糊性,使得包含这种语词的命题也具有模糊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模糊命题具有不同的真值,它们可以划分为“极”“很”“比较”和“略微”四个等级,从而表现为相对的精确性。在一定的语境中,同一个模糊命题也可以表现为隶属度为1的绝对的精确性。在一些语境中,同一个精确的命题还可以表现为真值不同的模糊命题。  相似文献   
5.
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看,言语交际中的类比推理远比逻辑教科书中所讲的类比推理复杂。由于在言语交际中,进行类比的同类对象的属性并不完全是相同的,存在数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同类属性的类比推理存在典型形式以及很多的非典型形式,它们的可靠性随着典型度的减小而降低,它们为人们在日常交际进行类比推理时提供了多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认为,要写一篇好的说明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想把一个事物或事件写好,总感到无从下手。很多人还认为,阅读说明文时,经常感到很难完全理解,总是一知半解。为此很多人都很讨厌写说明文,也讨厌阅读说明文。  相似文献   
7.
从交际的视角看比喻构拟的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围城》问世以来,书中的比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它贬褒不一。如果我们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这些比喻句的构拟得失可以获知一二。人们主要是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探讨《围城》中的比喻。不论哪一部文学著作,一旦它出版发行以后,就会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名词性时间词语的理解形成了时间词语理解的原型效应,在这种效应中,不管是语义精确的名词性时间词语,还是语义模糊的名词性时间词语,其典型理解是语义模糊的理解;次典型理解是语义精确的理解;最不典型的理解可能是象征语义的理解。典型理解是语义模糊理解的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答话人知道问话人在理解名词性时间词语时,会进行模糊理解,因此,答话人往往使用效应中典型时间理解替代非典型时间理解,从而使名词性时间词语在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从名词性时间词语理解的原型效应出发,可以较好地解决Grice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原则和Sperber,D.&Wilson,D的"约略"策略等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词义具有概括性,反映到辞书中也是如此,如果从原型理论的角度看这种概括,我们就会发现辞书释义的侧重不尽相同,并且往往带有某些不足。我们选取人们常见的“家禽”、“植物”及其所包含的基本范畴和下位范畴等范畴来看《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辞典释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黄侃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在语言文字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伟人。他不但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成就相当巨大,而且在修辞学方面的成就亦属上乘。《文心雕龙札记》体现了他在修辞学方面的学术成就,特别是在修辞格的探讨方面。他往往能就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等重要辞格的定义、作用、形成与沿革等很多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这些有益的探讨很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