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权力和权利都是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力,所不同的是权利是一种对称性影响力,而权力则是一种非对称性影响力。“权力来源于权利”是一种契约论的分析,其普遍适用性是值得商榷的;但这种契约论分析的宣扬,对于权利保障、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以及民主宪政建设有重要促进意义。由于在特定环境下权利和权力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的不同主体在利益实现中的博弈,使得权利和权力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民主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是一种平等、自由、开放的交往方式,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是一种操作程序,其法治原则、多数原则能最大化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科学的决策,为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同时,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又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创新网络作为新型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兼具集优性,动态协同性、良性辐射性和持续创新性等优势,创新网络内形成的创新环境有利于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广东传统产业的网络结点对等性高,结点之间的联系程度日益紧密,网络结点间的协作模式有待改善。优化广东产业创新网络的措施:推动创新网络内的高技术扩散,搭建公共平台加速创新网络内的资源整合,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转移,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智慧升级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明确指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我们只有在稳定求发展,以改革促发展,用发展来维护稳定,即当此三者关系呈现出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的认识及其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随历史的嬗变而丰富发展,大致经过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时代以及当代全球化时期七个历史阶段。不同历史阶段的哲学家依据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批判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主体性,从而使主体性呈现逻辑和历史的高度统一。深入探讨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中揭示虚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性尤其对于认识和发展虚拟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可以保障人民的权利,作为一种平等、自由、开放的交往关系,它可以完善主体的思维方式,激发主体的能动性,为真理与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和环境,从而促进科学与真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形成科学的见解和基本的评判标准,对公民的爱国行为从“情感”和“理性”两个论域给予说明,从认识论、实践论与利益论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正确引导公民的爱国行为。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时期,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佛山积极改善人才培养环境,一方面打造超百亿民企航母舰队;一方面重视对本土中小企业的培育.佛山高职院校应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服务优势,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原动力.本课题研究当前佛山高职院校对本地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并对如何有效地服务本地中小企业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